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文化 > 法官文苑

以我拳拳之心 换你由衷点赞
  • 发布时间:2014-05-12 00:00

 

  “喂,夏法官吗?我是老孙,我告的那个公司马上要搞企业变更,是不是要转移财产?”开完下午第二个庭的丹徒法院民一庭法官夏莹刚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坐下喝口水,就接到了当事人的求救电话。

  放下电话,夏莹立刻开始翻阅卷宗。这是刚刚分到她手上的一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原告老孙是个农民,因为实碜仗义,村里人都跟着他外出讨生活。2012年6月,老孙和丹徒某公司口头订立了一个协议,约定由老孙的工程队为该公司承建园林古建筑工程。2013年1月,工程施工完毕。可进行结算时,被告公司只给付了部分工程款,四十万余款迟迟不付。老乡们上有老下有小,都指着这钱过活,觉得愧对大家的老孙无计可施,只得一纸诉状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

  了解了大致案情的夏法官着急起来,民工兄弟的合法权益怎能没有保障?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她带着书记员立即出发,踏上漫漫保全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南京一家银行有了斩获,账户顺利冻结。夏法官悬着的心略略放下。待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已是月朗星稀。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望着忙里忙外的丈夫,歉意又一次涌上心头。

  很快,案件开庭了。庭上,被告公司代理人百般刁难,认为老孙不具备施工资质,其承建的工程质量不合格,且有部分房屋未完工,故应认定双方之间的合同无效。望着旁听席上一张张焦急期盼的脸庞,夏法官的心又纠结起来。

  庭后,夏法官到被告公司走访调查,发现老孙承建的房屋全部进行了装修并已投入使用。她找到公司负责人,耐心地从情、理、法三方面做思想工作,终于说通被告方同意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

  调解工作正式展开,双方对工程量及项目造价产生了分歧。拿着多达八十余项的工程清单,夏法官看到的是民工兄弟们的辛苦钱、血汗钱。她决定采用最费功夫但最准确的办法——带着原、被告去现场进行逐项核对。夏法官恶补了建设工程施工方面的知识,每幢楼、每间屋,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将全部工程进行过堂,最终获得了原、被告双方的首肯。她暗自松了一口气,最难啃的骨头终于拿下。

  调解进入实质性阶段。民一庭庭长孙波一直关心着该案,此时也加入主持调解的阵容,和夏法官一起做被告公司的工作,着重进行释法析理;温言安抚民工兄弟们焦急的情绪,让他们放心。天道酬勤,在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调解工作后,老孙和被告公司终于达成了一致,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

  案子调解结束了,但夏法官依然记挂着这群民工兄弟。她数次敦促被告公司及时履行,终于履行到位。当老孙接到夏法官的电话,告诉他案款已经打到他账户时,老孙哽咽得说不出话,好半天才崩出一句谢谢,就挂了电话。事到如今,夏法官才长舒一口气,心里充满安慰。

  几天后的一大早,夏法官正在办公室写法律文书,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开门,老孙和他的那群民工兄弟涌了进来。老孙将一面上书“法律的守护神 民工的贴心人”的锦旗塞到夏法官手里,搓着粗糙的双手说:“夏法官,你为我们农民工做了那么多,我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老百姓就是需要你这样为民着想、为民服务的好法官。前几天刚从报纸上学了个新词,今天正好用上,我给你的工作也‘点个赞’!”满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夏法官动情地说:“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的根扎在基层,心也留在基层。我立志当个好法官,就是希望能为老百姓服务,让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司法温暖。”

 

 

 

 

来源: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