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孙国根,镇江市润州区法院执行法官。15年,执结各类案件3185件,解决争议标的5亿多元,年均结案210件以上,连续五年是润州区法院结案最多的法官,连续多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镇江市文明法官,执行工作先进个人。
2013年12月,古城镇江已进入深冬,连续几日的雾霾终于被缺席已久的太阳驱散,这如期而来的好天气令记者隐隐预感:接下来的见面一定会有些不一样的发现。
个头不高,略显瘦弱,未语先笑。“你就是孙国根?一点也不像我想像中的执行法官,我以为办理3000多件案子的法官一定是身材高大,看上去比较严肃的。”记者掩饰不住诧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办案不论个子高低。”孙国根幽默地打趣道。
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在孙国根略显平淡的语气中,记者走进了孙国根的回忆——没有如珠的妙语,没有过多的形容,更没有讲到尽兴处的肢体动作,老实、沉稳的个性也反映在执行工作中。在这些木讷、简洁、平和的描述中,记者捕捉到了几个高频词:“坚持,不放弃,将心比心”“用心执行,永不言弃”!
2001年2月,云南会泽县某建筑公司向镇江某路面机械公司购买一台单价为89万元的多功能摊铺机。镇江机械如约交货,会泽建筑给付了大部分货款,尚欠21万元。
2004年7月,久催货款不得的镇江机械向法院提起诉讼,同年9月,法院判决会泽建筑给付货款21万元及逾期付款造成的利息损失。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我们去了云南,查了会泽建筑的工商登记资料、银行账户、公司资产等,但是该公司人去楼空,一无所获,最后只能以会泽建筑无资产而终结执行。”孙国根谈起第一次的无功而返,显得很失落。
从执行程序上来说,案件终结代表着一个案件已经结束。但孙国根在他的执行记录本里却揭开了新的篇章。“结案的当天我就把这个案子记在了我的记录本里,只要会泽建筑不注销,只要公司还在经营,就有执行的希望,我不会轻易放弃!”
会泽建筑的案件,孙国根足足消化了9年。由于云南路途遥远,他就隔三岔五上网找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底,他在网上搜索几个老案中被执行人线索时,发现会泽建筑有了新动向:该公司在云南省中标承建道路工程和直接投资建设造价数千万元的房产开发项目。
“如此大型的项目,一定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会泽建筑的资产有再次恢复执行的可能。”孙国根推断。
2013年初,孙国根前往云南会泽。“你们公司欠镇江机械货款的执行案件,我们已经重新执行了,你们公司目前运行良好,欠了人家20多万9年了,也要为申请人想想。”孙国根语重心长地对会泽建筑的老总孙某说道。
“孙法官真敬业,这么多年也不放弃执行,我们公司目前确实比较困难,可以分期给。”老总孙某开了口。
“我们大老远地跑一趟也不容易,孙总为和解协议作个担保吧。”为确保会泽建筑按期履行,孙国根要求给和解协议加把“锁”。
2013年6月,随着最后一笔9万元执行款的到位,该案成功追讨回笼执行货款本金及9年逾期付款违约金共计34万元。
随着时光流逝,有些执行案件中的细节在孙国根的记忆中已经模糊,这个案件他却一直“记忆犹新”。
那是发生在2008年的一起执行案件。申请人徐某,常州人。被申请人王某,镇江本地人。
事情缘于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当年2月,王某向徐某借款10万元,未归还。双方在法院达成调解,由王某在2008年6月10日前归还。后王某未按期履行。
“我找他谈过几次还款的事,感觉这个人脸带凶相,不太好说话。”孙国根回忆道。
“我知道你家住虎距桥,家里还有个女儿,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把我惹毛了,弄死你,大不了我再进去一次。” 一个深秋的傍晚,知道自己的房产被法院查封后,王某将孙国根堵在回家的路上。
“杀了我,我是烈士,你是无赖!”面对眼露凶光,气势汹汹的王某,孙国根丝毫不怯懦,一针见血打掉他的嚣张气焰。
“上了一次山不等于就不用还钱了,来,我送你回家,有什么事好好说。”
步行20多分钟,孙国根来到王某家中,一幢有些年头的旧楼房的三楼,脱落的白墙、磨损的地板,室内保留着十年前的装修风格,孙国根心里有了数。
“今天看了你家的情况,知道你有困难,一次性解决不了可以分期还。”
“孙法官,之前是我冲动了,你的话敲醒了我,钱的事我会想法子。”王某在孙国根无所畏惧的精神前败下阵来。
“对审案法官来说,一个案子下了判决就算结案了;对执行法官来说,最终让当事人拿到钱才能算结案。” 孙国根翻开随身携带的执行记录本,哪怕“是10年或8年的积案,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会尽100%的努力”。他说:“手头正在努力消化的案件,就有2003年下达判决的。”
上一篇:句容 执行法官婉拒当事人送礼
下一篇:镇江法官:凡人善举成就“好人”小城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