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 默默在幕后奉献的人
当你早晨跨进法院食堂的时候,可曾想到食堂工作人员5点上班准备食材,当你坐在审判台上敲响法槌的时候,可曾想到有多少在台后辅助你的人们,法庭的建设和维护、设备的购置和保养、系统的运行和调试,干警的出行用车、外来人员的会务招待等等,都凝聚着后勤保障人员的心血。当你享受着这一切便利服务时,请不要忘记这群“幕后英雄”——司法行政装备科的干警们。
黄贤彬 :从军人到后勤 不变的是特质
“黄科长,一刻钟后,我要去中院送材料,麻烦安排辆车”“行,我马上安排”。五分钟后,驾驶员和车已经在北门待命。工作中经常有急需用车的情况发生,一个电话打给黄科长,他总是在短时间内安排得妥妥的。效率如此惊人,跟他曾经的军人身份不无联系。十多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雷厉风行、精益求精的特质,而这些特质也被他带到了如今的工作岗位上。
有一段时期,院内干警车辆乱停乱放现场严重,既影响了正常出行也影响了环境美观。在行政科的三令五申下,少部分干警仍然为图方面不予理会。于是,黄科长每天上班前在北门“站岗”,现场督促干警按指定位置停车,狠抓车辆规范管理工作。同时,他还不定期地检查全院车辆停放情况,确保院内车辆规范停放,为法院营造了良好的办公秩序和文明环境。
节能减排是法院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日前,扬中法院成功获评2015年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而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黄科长的辛勤付出。在申报之初,黄科长认真对照《节约型公共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逐一抓好落实。张贴节能减排宣传标语、更换节能产品、改造装备设施、严格控制办公用品消耗等一系列节能减排举措,他都亲自参与、督促和协调,为顺利通过验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连续三年获得扬中市优秀公务员的他原本有两次外出培训疗养的机会,但节能示范单位创建迫在眉睫、基础建设工作任务繁重,他都果断地放弃了。天道酬勤,最终法院以镇江地区申报单位中最高分通过省公共示范单位考核验收。
胡成越:从机要到基建 不变的是责任
不是在基建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用这句话来形容老胡,再恰当不过。
为满足审判工作的需求,扬中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视频会议室改造工程、院史陈列馆、审判法庭改扩建室内装潢工程、法院文化建设基础改造工程等多项基建工程全面启动。基建工作专业性强、任务重、工作量大、办事环节多,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是无法胜任的。思来想去,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胡成越。在压力和担子面前,工作从来不拈轻怕重的胡成越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负责所有基建项目的事务性工作,也开启了他2年“风尘仆仆”的基建生活。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想象不到基建工作的苦累。工程要赶进度,施工人员早上六点就开工,而老胡这个时候也早早地来到工地上。工地上尘土飞扬,装潢材料气味刺鼻,施工噪音令人头疼,偶尔经过的干警不是捂着鼻子、耳朵就是快速跑开,而胡成越面不改色可以呆上一天。
国庆节上班第一天,很多干警都发现食堂变得“高大上”了,却不知道明亮宽敞的环境背后,包括胡成越在内的所有基建人员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为了不影响干警正常就餐,行政科决定利用国庆长假对食堂进行改造。从9月30号晚上开始动工,到10月7号晚上结束,国庆七天假期,胡成越每天都到食堂监工,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现在,新诉讼服务中心、视频会议室等多项基建工作已经完工,办案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领导和同事都称赞是 “精品工程”。
耿佳:从研究生到网络管理员 不变的是技术
做好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离不开专业性高素质的人员。而拥有南京财经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的耿佳就是这样的存在。
网络管理员耿佳是扬中法院定向招录的专业性人才。在法院工作的几年里,他为法院信息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网络管理一出问题轻则影响法院整体工作效率,重则造成重要数据信息丢失、网络系统瘫痪、涉密信息泄露等严重后果,耿佳平时也如履薄冰。全院上下一百多号人同时办公,谁的计算机要装软件了,打印机没墨粉了,办公系统打不开了,电子触摸屏不能操作了,都会求救于耿佳。当大家忙活半天一筹莫展时,耿佳总是轻而易举就把问题解决了。
前不久,该院新诉讼服务中心、视频会议室、院史陈列馆等多项基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这几个月,也是耿佳最忙、最累的时期,因为相关网络建设都要从零开始。他是全院唯一计算机专业科班出生,不仅要负责网络设备的挑选、报价、预算、采购,还要负责安装、调试和系统编程,整天忙得像个陀螺,连续几个月周末加班。
值得一提的是,在迎接省“五星级档案”创建工作验收时,耿佳从早上8点上班到下午4点,一直在会议现场、院史馆、档案服务大厅三点来回奔波。当得知法院高分通过考核验收时,终于松了一口气的他这才想起自己还没来得及吃午饭。
“作为领导,我们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这都是些专业技术活,旁人插不上手、帮不上忙。”行政科科长陈武提到这位“技术达人”总是又心疼又无奈。
来源:扬中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