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江市润州区京江路1号,润州法院金山湖人民法庭的一楼,新建成的“和润家风馆”已开门迎客。这所“家风馆”由润州法院精心打造。法庭不审案子,却打造“家风馆”,这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
“家事审判眼下光靠‘法’的强制力已远远不够,还必须依靠道德,靠当事人的内心自我约束。所谓‘功夫在诗外’,这也正是法院打造全国法院系统首家“家风馆”的初衷所在。”镇江中院副院长吴猛解释说。
记者看到,“和润家风馆”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馆内通过声、光、电、影像、雕塑、实物等多种形式,以镇江本土家风为重点,集中展现了国风与家风、家风与民风之间关系。序厅的主题浮雕上,提取家门、家书、镇江地方元素,如同一扇打开的家门,寓意家风醇厚的镇江,打开家门迎接四方来客。
展厅共有五个部分,分别是“国风之本” “德厚治国”“佳话传说”“镇江家风”“和润至善”。每个部分又由若干章节组成,既独立成章,又连贯一体。
从古至今,家风建设一直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置身馆内,让记者感触最深的还是“镇江家风”和“和润至善”两部分。这两部分的素材都取自镇江,让人耳熟能详,看来自然亲切,很接地气。尤其是“和润至善”部分,家风馆在镇江市文明办等支持下,通过图片、文字、屏幕滚动播放等形式,集中展示了近年来镇江地区涌现的道德模范和最美家庭。一个个事迹看下来,不仅让观者深切感受到“大爱之城”镇江的名副其实,同时更让观者心灵得到一次洗礼。
润州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金山湖法庭是省高院定点的家事审判工作改革试点单位,辖区内家事审判工作全部集中在此,通常一个法官一年要审三四百件案件。“家和万事兴”,润州法院是“全国优秀法院”,也是“全国法院文化示范单位”,这里的“家风馆”和润州法院“启园”内66块碑刻上的中华传统美德、道德故事一脉相承,都是道德配合法律的载体
“在参观和阅读的潜移默化中,让更多的当事人受到教育、启发,继而调解矛盾弱化官司,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金山湖法庭庭长余波表示,家事纠纷发生于家庭成员之间,涉及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等,人情世故、道德伦理、公序良俗、地方风俗等在家事纠纷中,都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为此,法官要尽量避免法理正确但效果不好的结果发生,避免用审理普通民事案件的理念来简单化处理家事纠纷。
“家风馆”建成了,在此后的家事审判或者调解前,承办法官都会主动将当事人引导至“家风馆”内参观。希望馆内的庄重、温馨氛围,能够引导、感化当事人,让他们在家事案件中“多想一层,多退一步”,给法律和审判来一次“替补”。“道德和法律相互弥补,从而促进家事和谐,社会稳定,达到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
记者了解到,“和润家风馆”不仅面向案件当事人,也面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润州法院为此配备了5名工作人员,作为兼职讲解员。目前,镇江多家单位都表示要将家风馆作为对职工进行家风教育的基地,并准备定期组织职工来参观。(2018年12月14日江苏法苑A版)
来源:润州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