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法院进一步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贴心的诉讼服务。
强化“三个全面”,打造司法便民服务窗口
强化“一站式”服务,将材料收转、审查立案、诉讼收费、随机分案等功能集于立案窗口,减少当事人讼累。根据当事人的特殊需求,不断完善预约立案、上门立案、假日立案、网上立案等措施;强化“人性化”服务,导诉前移,配齐电子自助设备,提供纸质材料,设立等候休息区,配置便民用品和通道,建立诉讼服务中心中午值班制度,积极应对今年极端高温天气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强化服务功能,健全诉服务中心“诉讼服务、纠纷分流、矛盾化解”三大类 27小项服务职能。今年1-9月,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共为当事人提供案件信息查询服务2794人次,提供诉讼指导1568人次,法律咨询1092人次,收转材料1739件次,约见法官1409人次,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373.98万元。
强化“三个完善”,搭建和谐解纷工作平台
坚持关口前移,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建设。成立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与司法、工会、妇联、公安、工商、卫生、劳动仲裁、知识产权管理等单位联络,努力在诉前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繁简分流制度,发挥立案审查工作主动性,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分别适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完善诉讼服务工作制度。先后制定《关于在全市法院开展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着力完善健全首问负责、办事公开、文明接待、岗位责任、服务考核等制度,确保诉讼服务中心规范、有序运行,推动服务品牌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完善诉讼服务考核机制。建立诉讼服务中心检查考核体系,实行月通报制度。健全诉讼服务中心工作各类台帐、档案,要求台帐必须全面、真实、准确。
强化“三个突出”,提升文明服务良好形象
突出“三公开”。在诉讼服务中心公开法律规定、工作流程、执法纪律,设置了投诉箱、意见簿,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不定期对各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突出“三明确”。明确岗位、承诺、职责,督促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履责,不辱使命。突出“三规范”。规范着装、用语、礼仪,要求做到“四个一”,即“给一个微笑,问一声您好,说一次请进,道一下再见”。在办理诉讼事务过程中,力求做到“五个零”,即受理“零推诿”、方式“零距离”、事项“零积压”、质量“零差错”、群众“零投诉”。
上一篇:镇江中院郑清副院长送法进校园
下一篇:郑清副院长带队走访高新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