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构筑“执行天网”打通实现当事人权利最后一公里
  • 发布时间:2016-11-04 00:00

 

构筑“执行天网”打通实现当事人权利“最后一公里”

——镇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多舉措向執行難宣戰

  

  “法之不行与无法同”。长期以来,执行难成为困扰法院工作的一道司法难题,影响司法权威,损害法律威严。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两会”上作出了“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的庄严承诺。为实现这一目标,市中级法院以全市开展新一轮“效能革命”为契机,成立以党组书记、院长茅仲华为组长的“效能革命”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以突破“执行难”这一最大难点为目标,借势作为、上下联动、迎难而上,全力打造效能 “执行天网”服务品牌,努力实现法院执行工作的提速增效。

  倾力打造

  “执行天网”服务品牌

  执行难,难在何处?对外界来说,主要表现为被执行人抗拒或规避执行、转移或隐匿财产、逃废债务,以及有关人员或部门干预执行等情形;对法院自身来说,主要表现为执行手段匮乏、执行措施不力或出现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性执行甚至乱执行等执行不力、执行失范的情形。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基本目标,就是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基本遏制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不良现象,基本消除法院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和外界干预执行的现象,通过严格的认定标准和令人信服的甄别手段,将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剔除出执行难范畴,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全部或绝大部分得到及时依法执行,全社会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基本形成。

  以解决执行难为目标而打造的“执行天网”,就是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通过五大执行系统即远程指挥系统、网络拍卖系统、信用惩戒系统、信息公开系统、网络查控系统,实现线上快速查询、快速控制、快速扣划被执行人财产。

  在打造“执行天网”服务品牌过程中,全市法院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线下执行和集中执行,通过“反规避执行,反消极执行”专项活动、“百日执行会战、百万悬赏执行、百件难案攻坚”专项行动以及“凌晨执行”、“小额案件快速分流处理”等执行举措,让“躲猫猫”的老赖寸步难行,保证了执行案件提速增效,打通当事人权利实现的“最后一公里”。

  线上布局撒下天罗地网

  截至10月底,“执行天网”共投入350万余元,基本形成集远程指挥、网络拍卖、信用惩戒、信息公开、网络查控为一体,“以强制性为特征,以信息化为核心,以规范化为保证”的智能化执行体系。

  执行指挥系统发号施令

  今年5月10日,京口法院接到省法院指挥中心快速出警指令后,立即组织干警赶赴现场,一小时后,成功将常州法院请求控制的被执行人抓获,迫使被执行人当场偿还了部分欠款,并就剩余部分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和解协议。京口法院快速出警,联动执行受到了省法院的通报表扬。

  执行指挥系统是“执行天网”的一个主要功能,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均达到了省法院确定的指挥要素齐全、运行良好、信息化程度高的要求。两级法院均成立了执行指挥中心值班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后,市中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在执行决策、联动执行、执行协调等方面与省法院、基层法院实现了三级联网,与一线执行干警保持视频连线。

  网络拍卖系统

  “啥都能卖”

  全市两级法院全部进驻“淘宝网”、所有需要变现资产全部网上拍卖、所有拍卖环节全部网上公开,实现了所有拍卖零佣金、司法网拍零投诉的效果。

  市中级法院与金融机构合作并推广“E拍贷”等信贷产品,提高了对财产处置的公开度、透明度、变现率。

  今年1-9月,全市法院网拍1768次,成交金额9.69亿,为权利人节约拍卖佣金4700余万元。市中级法院在执行丹阳某工具公司案件中,抓住江苏银行上市的有利时机,合理确定竞价幅度,该公司持有的江苏银行1000万股股权最终以7176万元拍卖成交,溢价率高达43.10%;在拍卖南京玄武区某两处房产中,紧抓南京楼市回暖契机上网拍卖,最终两处房产以339.8万元成交,溢价率高达38.13%。

  信用惩戒系统让

  “老赖”寸步难行

  全市法院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力度,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过最高法院网站发布,并推送给社会征信机构,将其纳入企业或者个人信用数据库,对其限制贷款、限制参与招投标、降低信用等级;对个人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限制入住高级宾馆等,进一步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生活和经营空间。

  市中级法院还会同市信用办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过“诚信镇江”网、报纸、电视、电台以及街头闹市区LED显示屏公开曝光。目前,全市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动信用惩戒机制、制度和发布平台建设基本完成。

  今年1-9月,全市法院共将12888个单位或个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名单库,同比上升109.77%。扬中法院在执行张某欠款纠纷一案中,因张某已携带家小定居外省,极少回扬中。执行法官根据申请人提供的张某电话号码,几次与张某电话联系,张某仍拒不履行义务。当执行法官将张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两天后,张某就打电话表示已不能乘坐飞机,影响了自己做业务,要求协商还款事宜。仅仅过了一周,张某就还清了全部案款。

  信息公开系统

  促进执行规范

  全市法院执行干警全部配置了4G单兵系统和执法记录仪,对执行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各法院不断加强执行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开通“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和“12368短信服务平台”,及时向权利人发送查询密码和推送执行进度信息,消除权利人因信息不畅及信息不对称对法院执行工作造成的误解,减少涉执信访数量,提升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

  网络查控系统显神威

  市中级法院与各相关单位紧密合作,完善了司法查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了与最高法院“总对总”司法查控和省法院“点对点”司法查控系统的链接,增加了对被执行财产的网上查控范围。

  通过36家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机构、支付宝、工商部门、公安车管所等单位或机构,实现了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股权、债券、车辆等财产的快速查控,减少了人力、经费和时间成本,提高了执行效率。

  通过“总对总”和“点对点”司法查控系统,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对18471件执行案件和诉讼保全案件的被执行人或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对外投资、股票和车辆信息发出查询81.93万次,查询到银行存款1.2亿余元,车辆7000余辆,实际查扣150余辆。

  线下集中执行重拳出击

  在“执行天网”活动中, 两级法院还通过定期开展集中执行专项活动以及创新工作方式等,集中力量对涉民生或经济发展的案件加大执行力度。今年8月15日,市中级法院统一指挥,集中全市法院执行力量,上下联动,开展了以涉民生金融案件为重点的集中执行行动。全市法院共出动19个执行小组、123辆执行用车、400余人次执行干警,分赴各执行现场,对143件案件开展执行行动。

  通过这一集中执行行动,促成了66件案件履行完毕,解决执行标的1.02亿元;达成和解协议案件39件,解决执行标的2420.94万元;依法对仍不履行的42名“老赖”予以司法拘留。

  “执行天网”服务品牌创建,不仅对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也让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暖心行动”赢得群众的口碑,执行工作提速增效明显。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25426件,同比上升33.02%,结案15441件,同比上升33.11%,执结标的86.04亿元,同比上升44.44%。共对3名被执行人以拒执罪或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罪判处有期徒刑,对30名被执行人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司法拘留394人,罚款16人,罚款196.05万元。

  因执行工作成绩突出,在今年7月省法院对全省法院执行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中,镇江中级法院执行局、丹阳法院执行局荣获“执行创新单位”称号,镇江中级法院执行局、丹徒法院执行局、开发区法院执行局荣获“执行工作先进集体”。句容法院执行局荣立集体三等功,京口法院执行局、润州法院执行局荣获“执行标兵单位”称号。1人荣立三等功、11人获通报表彰。

 

来源: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