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疫无法阻挡正义力量,天平让我们深知责任与担当。诉讼服务温情解忧,抗“疫”彰显司法情怀。——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陈静
2月6日上午,一场特殊的微信视频会议在紧张进行,这是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党委紧急动员党员干警赴京口区象山街道开展志愿服务动员的部署会。疫情就是命令,全院20个支部纷纷行动,党员干警踊跃报名参战,“我是军医,更懂得保护自己,让我上!”立案一庭副庭长陈静就是这群最美逆行者的一员,她将诉讼服务工作中的耐心、细心、暖心传递到基层群众中。
看似柔弱的外表后面隐藏着坚毅果敢的内心。陈静出生于军人世家,如同铿锵玫瑰绽放在绿色军营,她曾在东部战区某医院从事检验科工作十年。她常说,做好检验工作,就是在为患者生命“把脉”,在部队她尽职尽责,多次被立功受奖。转业到法院后,她先后在民一庭、民二庭、政治部和立案一庭工作,现在是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承担了立案、咨询、12368热线、多元纠纷化解等一站式服务工作。
两种职业 同样精彩
“我在医院从事检验工作,必须给医生提供准确无误的辅助诊断报告,这样的细心和责任感同样适用在繁琐的民事审判和诉讼服务中,用精准的司法服务,给当事人负责任的裁判。”对陈静而言,军官到法官,不仅仅是制服的转变,更是理念和能力的转型。通过刻苦学习,2004年她一次通过了司法考试,并很快适应了审判工作,多次获得个人三等功、优秀公务员等荣誉。军人和法官,这两种职业,陈静用她的智慧诠释得同样精彩。
陈静的爱人是一名医生,去年大年三十,两人回到苏北老家过年,爱人突然接到防疫任务需要全员立即到岗,她俩简单吃了团圆饭立即返回镇江。虽然爱人是五官科医生,但在防疫重任下,五官科门诊暂时关闭,所有医生被派往呼吸科轮流值班。同时,陈静利用休息时间未雨绸缪,安排疫情期间法院开展诉讼服务的渠道。在镇江中院动员号召后,她赴基层参加社会志愿服务的事也得到爱人的支持,夫妻俩相互叮咛,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
关闭场所 不关闭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结合工作职能,在全市法院迅速部署网上诉讼服务相关工作,通过来信、网络和电话方式提供同样暖心的诉讼服务。2月3日上班第一天,全市法院共接待12368热线和电话咨询共计60余次,当事人通过江苏诉讼服务网共提出立案申请12件,成功立案9件,真正做到了关闭场所不关闭服务。
情法交融 真诚劝说商户
2月6日下午,陈静和同事们到东风社区报到,这个小区临近大学美食城,商铺很多,外来人员密集,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在社区的统一安排下,她迅速进入角色,对照表格,一一电话排查;走街串巷,对已经开始营业的超市、饭店,上门宣传做工作,分发、张贴宣传材料,大部分店铺老板表示理解,对于少数不服从管理的商户,陈静拿出诉讼服务中积累的经验,分析形势、耐心劝说,给他们递上《疫情防控常用法律知识50问》小册子,情法交融做通工作,商户们被她的真诚感动,主动配合拉上卷帘门。2月的镇江,阴雨绵绵,寒风刺骨,一天执勤下来,她微信运动步伐占据了排行榜首页,但岁月不饶人,到家后她也是累得腰酸腿疼。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是学医出身,一方面注重自我防护,也提醒身边人做好防护。社会干部很忙很累,工作重担在基层,用我的点滴力量,能为基层抗‘疫’出点力,我感觉踏实!”从军医到法官到抗“疫”志愿者,变化的是工作场地,不变的是她为民服务的一颗心。
脱下法袍,披上战衣,社区商户间穿梭忙碌身影,小巷马路边丈量坚定步伐,冲锋在前,绝不退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