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徒法院把握司法为民工作主线,以基层法庭为落脚点和着力点,秉持“法庭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平正义的平台和窗口”理念,脚踏实地,亲民利民,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巡回法庭——便民普法两不误。为深入挖掘巡回法庭的便民内涵,基层法庭规定,凡涉及残疾人、孤寡老人等不便到庭人员的案件,一律送审上门,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当即调解、当庭结案,提供人性化服务,减轻百姓讼累,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对于离婚、追索赡养费、抚养费、相邻关系、农村土地承包等反映乡情民情、基层群众关切的案件,一律将庭审开到田间村头,做到纠纷不升级,矛盾不出村,切实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更重要的是寓教于审,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法治意识。
网格调解——线上线下两相宜。基层法庭与当地政府、基层组织共同建立起网格化调解模式,通过向村民发放法官便民联系卡、在村委会张贴为民服务联络牌、建立网格化调解QQ群、确立驻村法官(调解员)机制,使法官、村干部、村调解员等多方力量联动协作,通过网络媒介、电话或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服务。村民既可咨询法律法规、诉讼事宜,要求对所涉纠纷进行调解,也可提出对司法工作的建议和期待。立体网格的服务模式搭建起群众与法院良性互动的平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社会综治——民生社会共发展。基层法庭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百姓的优势,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创新。法庭负责人每月参加当地政府的联席会议,注重和谐共建。协助辖区村镇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无讼村”,为发展平安文明的新农村出谋划策,推动了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积极为辖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基层法庭定期到辖区企业进行调研,及时掌握企业的司法需求,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进一步理顺法律关系,指导企业利用法律武器,有效防范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得到了辖区企业的认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基层法庭是法院为民工作的“桥头堡”,丹徒法院基层法庭将继续当好司法为民的先锋,延伸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准,在广阔的天地中续写司法为民新篇章。
来源: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
上一篇:丹徒 法官联席会议锻造“高新专”司法队伍
下一篇:丹徒 领导班子带头办案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