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月,在镇江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普遍上升的同时,唯有丹徒区法院受理案件同比下降10.98%。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汤国生说:“这都要归功于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积极打造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矩阵’,使大量纠纷在尚未进入诉讼程序前就被化解。”
升级诉讼服务“一体机”
该院遵循“为民、便民、惠民”原则,不断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配备“智能云柜”流转系统和诉讼服务自助系统,提供网上查询、网上立案、材料转交、集约送达、远程接访、远程审判调解等现代化诉讼服务,几乎涵盖了除庭审以外的所有诉讼服务功能。2018年以来共为群众提供导诉、立案等服务8625人次,办理网上立案324件,通过网络、12368服务热线等途径答复群众留言1693人次。跨域立案是该院今年重点打造便民服务举措之一,以现有的智慧法院建设平台为依托,通过微信小程序“移动微法院”中的“跨域立案”模块,先后与相关法院协作完成了全省首例苏皖跨域立案、全市首例辽苏跨域立案,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强化诉调对接“减压阀”
房屋墙面裂缝、天花板渗水,车库淹水,电梯、监控损坏……开发商遗留的房屋质量问题引发业主与物业的矛盾已成为时下的普遍现象。该院与区住建局、管委会等单位建立协作机制,合力帮助业主解决房屋质量问题。去年至今年上半年该工作室受理涉及25个小区的物业纠纷1051件,调解成功878件,诉前解纷效果显著。近年来,该院不断强化6个派驻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的诉前调解功能,促进矛盾纠纷前端治理。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工作室将道交案件的司法鉴定程序设置在诉前,待鉴定结论作出后及时确定赔偿金额,方便当事人进行理赔、调解和诉讼,实现诉调无缝对接。今年以来,该院通过道交事故网上数据一体化平台成功调解道交案件150余件,涉案金额1309万元。全市法院首家以个人名义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郭正英调解工作室”成立七年多来,已七十高龄的郭正英初心不改,参与调解的民事、刑事纠纷多达数千件,帮助留守儿童百余人,帮教失足少年180余人,该工作室已成为辖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品牌,郭正英先后被评为全国安置帮教先进个人、丹徒区“和谐之星”。今年1-10月,该院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1889件,调解成功782件,调解成功率40.50%,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数量和诉前调解案件数量均居全市法院前列。今年上半年,该院又在全市率先成立丹徒区非诉讼服务分中心和丹徒区人民法院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进一步提升诉调对接能力。
优化繁简分流“加速器”
近年来,针对人案矛盾突出问题,该院全力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改革。通过诉前调解化解、立案环节繁简甄别、审判环节类案集中审理、执行环节简案速执,实现审执案件快慢分道、轻重分离,真正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提升审判质效。全院先后组建5个案件速裁团队,负责办理简易民商事案件,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今年1-10月,速裁团队受理1428件案件,占同期同类收案总数44.24%;已办结速裁程序案件1262件,占同期同类结案总数44.16%,审理周期较其他民商事案件缩短近一半。同时,积极推进简单刑事案件快速审理机制改革,通过轻刑快审、认罪认罚从宽从快处理,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案周期;拓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推行不同类型案件裁判文书制作和说理的繁简分流,提高了案件服判息诉率;畅通涉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案件立案服务“绿色通道”,完善繁简分流机制,强化审限监管,促进涉民营企业案件快审、快执,防止因诉讼拖延影响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拓展社会治理“网格图”
一棵树,离了脚下的土地,就无法生长;一家法院,不深入基层群众,就无法在发展的道路上立住脚,迈开步。丹徒法院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李卉介绍,近年来,该院通过建立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为龙头、派出法庭为支撑和诉调对接专门窗口为网点的“三级”解纷工作平台,全方位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完善诉讼程序与网格化社会治理衔接机制,逐步实现诉前调解平台与乡镇、社区综治网格的无缝对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构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在各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设立诉调对接窗口,开展调解、法律咨询和诉调对接等工作,年底实现诉讼服务自助中心覆盖率达50%的目标;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推进“法官进网格”工作,在全区建立11个审务工作站,设立8个巡回审判点,实现镇(街道)、园区全覆盖。宝堰法庭以“一镇一网格”的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建立从镇到村民小组的三级诉调对接工作网络,副庭长凌鸿波借助“法官+村官”诉前解纷模式,发动基层力量协助化解了村民四次起诉要求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妻子离婚、一堵墙引发两家仇等典型乡村矛盾纠纷;辛丰法庭与当地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签订和谐共建协议,积极开展“三无(无发案、无诉讼、无信访)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巡回审判点建设,将于今年底实现镇(街道、园区)巡回审判点全覆盖。建立法官与村(社区)双向联络机制,积极动员和组织法官,主动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活动。2016年至今年10月,共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188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19场25980人次。
来源: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