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有一群人他们“逆行”向前,放弃假期,放下孩子,放下家庭,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赶赴、坚守在抗疫攻坚第一线。
董敏,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丹阳法院吕城法庭法官吴业男的妻子。2月6号抽调到丹阳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首期半个月。
2020年2月7日 阴 大风
套上防护服的那一刻 你的脑海里闪过谁的身影
今天的日子已在我心里默念了许多遍,还是如期而至,这是我的妻子董敏医生正式走向“战疫”一线的第一天。作为医院肿瘤科医生,从2月6日起抽调到医院的发热门诊,首期半个月。我不知道当厚厚的防护服套在她身上的那一刻,她的脑海里闪现过谁的身影,父母、孩子、同事、好友还是我.......。新冠肺炎防控形势紧迫,作为医务人员的家属,敏感的神经也开始时刻紧绷,尤其是在她被确定抽调至一线的情况下。
我深吸一口气,看着不懂事的孩子,告诉自己,应该没有那么危险,做好防护就好了。其实这次的挑战可能更加凶险,而且飘忽不定——新型冠状病毒,医学领域的新挑战,潜伏不定、症状不一、传染力强、没有特效药……病毒蔓延全国,肆意侵蚀着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地都在严防死守。在妻子就职的医院被确定为本地区唯一一家定点医院后,已经先后收治了多名疑似病例,而且也已有患者被确诊感染。传染的恐惧时常压过专业的认知,毕竟我们对“敌人”的认知太少了;而且,为了疫情防控力量的集中,各家医疗单位都调整了分诊标准,发热的、有呼吸道病状的、有流行病学史的都要集中诊断和收治,她要面对的病患数量无疑是庞大的,潜在的风险也可想而知。
可想而知也已不容多想,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作为医务人员责无旁贷,必须冲锋在前,作为家属只有默默支持。
妈妈上战场了,我给妈妈加油
妻子第一个接诊的白班从7:30到17:00,中间多少次想问候一下情况如何,可是不能。疫情面前,人们的面容兴许也都带着几分忧心忡忡,努力回想着自己过往的行踪,有无接触过来自疫区的客人,是否有过流行病学史等等。问行踪、开检查、辩症状、报统计,问诊细而又细、医嘱繁而又繁,气氛紧张而压抑。
由于门诊病患太多,等到她换衣、消毒结束,已是晚上7点。第一时间连线问候,卸下层层“面具”、“铠甲”,勒痕还在脸上,衣服湿透的凉意让她有些发抖。每人每天的防护只有一套,为了减少麻烦,她已一天滴水未进。我切身感觉到作为医务人员的辛苦与不易。为了降低风险,避免感染后传给家人,昨天妻子搬去了医院宿舍。临走时妻子交代,让我把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及时告诉她。早晨从家里出发时,孩子还在睡梦中,还不知道未来几周会见不到妈妈。“妈妈上战场了,我给妈妈加油;元宵节到了,我给妈妈画的灯笼、汤圆、还有爱心......”,不知道妻子看到孩子给她加油的图画和视频,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春节、元宵节,本都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却因为疫情的肆虐阻隔了多少亲人的团聚。“你看看孩子今天给你发了什么”,挂断手机再连线,妻子已泪流满面。
疫情防控和开庭审理两不误
妻子承担起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勇敢的走向防疫阻击战的前线。曾经多少次在想,医生与法官,两个看似遥远的职业,却又何其的相似——医生诊疗的是人们身体上的伤痛,法官医治的则是人际关系的病变。
你看法院立案厅里取号立案与医院挂号大厅里排队挂号,法官开庭审案与医生开门坐诊,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触呢?疫情的肆虐让人们首先想到了生命健康的安全,而暂时忽略了人际关系的病变。可就像医生不能眼看患者遭受病毒侵害一样,法官又怎么能看着堆积如山的案件因疫情严峻而一直无奈地拖延下去呢?是的,怎么才能做到疫情防控和开庭审理两不误呢?
一段时间来,我们已经有了答案。网上立案、财产线上查控、无接触的远程庭审、专案微信群里的调解……法官们也像战斗在防疫一线的英雄们一样,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穿上安全的防护,没有因为疫情肆掠而让群众利益和公平正义“掉线”!
庚子之年,注定不平凡。当你怀念起往日街市的喧嚣的时候,你才能真实的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祖国、母亲,你听到亿万中华儿女为你的加油呐喊声了吗?但愿,孩子们的笑容永远那么灿烂温馨,这也许就是我们坚守的最大意义。
宝贝,就让我们一起为祖国和妈妈加油,把这讨厌的病毒打败,让它不敢再来!孩子,相信爸爸妈妈也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等到春暖花开,我们一定带你出去,沐浴那阳光的可爱,告诉你,这所有的美好都是因为人间有大爱!
来源:丹阳法院
上一篇:吕城法庭:疫情无情防控紧,微信调解解民忧
下一篇:私开后门造妨害,借力管控化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