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有我——同心同力,共克时艰
  • 发布时间:2022-11-28 17:03

编者按:11月17日我市突发新冠疫情,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迅速行动,打响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歼灭战。我院党组高度重视,迎难而上,积极响应落实上级法院和丹阳市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工作部署,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第一时间组建党员干部、青年干警志愿者队伍,奔赴丹阳抗疫一线,努力做到防疫办案两不误。

当疫情来袭之时,当使命召唤之时,丹阳法院人脱下“法院灰”,身披“防护白”,巡逻值守、宣传引导、人员排摸、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垃圾清运、物资保障、心理关爱……他们忙碌的身影,活跃在抗疫现场。不惧风雨、“疫”不容辞,丹阳法院人为抗疫注入一股股温暖的力量。

62.png

在接到防疫指挥部的指令后,我院一方面迅速组建了2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共24名干警(朱建峰、王强、徐帆、汤伟、张炳、葛昕欣、刘翔、马文超、马苏阳、杨文君、邬婷、郑妮、葛国芳、蒋毅凌、应峰、路阳、周宇飞、任佳曦、徐望捷、施志慧、刘敏、朱文婷、周蕴喆、徐佳敏)前往指定点位,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每天派出30名左右、累计210人次的核酸采样志愿者支援社区核酸采样,助力疫情防控。

61.png

63.png

所有成员不惧风险,大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战胜疫情,让我们的家乡恢复生机。期间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大家都争先恐后主要要求给居民运送生活物资,清理垃圾,进行消杀,给居民送快件、学习资料,保持和居民的沟通,年轻同志主动要求排深夜班……

朱建峰是我院执行局的一名书记员,也是志愿一组的组长,“随时待命、全心投入”这八个字是对他志愿工作最好的总结。自支援抗疫工作以来,高负荷运转、熬更守夜、作息不定是他的常态。他凡事冲在第一线,手机随时保持通畅,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处置疫情,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精神高度紧张,害怕因为没有及时接到电话,导致管控不及时,给居民带来风险。”他将工作压力变成工作动力,每天只短暂地休息3-5个小时后,便又开始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王强是法院一名驾驶员,在志愿服务期间,家中妻儿、老人陆续被封控,他心中虽担心,却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上。“我的家人都有防疫志愿者照顾,我也要在防疫一线岗位贡献我自己的力量。”

马苏阳是我院民一庭一名年轻的法官助理,为参加这次志愿者行动,她甚至推迟了自己订婚的日期。她说,“有幸被照亮,也想成为光。同事并肩作战的日子,是人生中深刻的体验。疫情偷走了我们很多时光,却赋予了我们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待云开雾散时,一定还会感念这段时光。”

马文超是我院机关党委一名共产党员,此次参加志愿服务,克服了家中的困难,她说,“作为一名党员,在这场疫情防控中选择成为一名‘大白’,这是我的责任所在。我相信家人会理解,我更相信我们必会打赢这场‘战疫’”。

郑妮、邬婷、杨文君是我院的三位书记员。郑妮说,“刚来到抗疫一线时,确实有一丝紧张,但同事们的照顾与配合,居民朋友们的理解和支持,很快打消了我的顾虑,继而全部身心投入战斗。”邬婷说,“刚进入隔离区域多少有些不知所措,但居民在微信群中给予理解和支持,给足了我们的信心。看见居民发来的感谢,便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杨文君说,“作为一名刚毕业进入法院工作的书记员,在此次工作中,同事间的互帮互助,群众的理解,让我觉得在做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

葛昕欣、张炳、刘翔、徐帆、汤伟,他们在抗疫工作中,从刚开始上楼的手忙脚乱到之后的从容不迫,尽全力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大家分工合作,每天都全力以赴投入抗疫工作。刘翔笑着说,“我马上还要在这里度过自己的生日,这次抗疫工作是给自己的一份特别的礼物。”

11月22日凌晨2点,丹阳市天降大雨,值守帐篷里积了很深的水,多名志愿者在大雨中一趟一趟搬运转移保护物资,他们说,防疫物资安全了,人民生命健康才安全。

葛国芳是丹阳法院的一名法警也是志愿二组的组长,此前一直是单位工作及各项志愿活动的积极分子,这次也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队。8天来,他脚不歇嘴不停,24小时随叫随到,一直冲在第一线,搬运物资、消杀楼道、沟通社区、为居民答疑解惑……他说:“一起抗疫的八天,同事间相互配合,互相帮忙,男同事不畏帐篷雨天滴答、晴天闷热的艰苦条件 ,女同事顶起半边天,一人手拎4包菜送上5楼,每个人都了不起,每个人都是好样的,静待春暖花开,我们再相会!”

应峰是我院执行局的一名书记员,在支援一线的第三天,因疫情防控点的调整,设立了新点位,工作更加繁重,应峰同志主动担责,负责起了新点位从搭建,登记居民信息,到各设施的设置摆放等各项工作,更是24小时日夜值守。他说:“这几天里,我们不怕艰难,付出了很多热血和汗水终于取得胜利。感谢我们同事们的努力和付出,大家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

蒋毅凌是我院审监庭的一名书记员,他和父亲均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家中只有妈妈、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她们担心父子俩的安危,蒋毅凌也心系家人,经常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丝毫不含糊,送物资他提最重的,有什么事他第一个冲在前面,有时半夜还在回复居民问题,安抚群众情绪。他说:“担心家人是肯定的,但是大家的安危更重要,这个时候必须要上。”

周宇飞是我院的一名法警,路阳是我院刑庭的一名法官助理,从白天到黑夜,值守任务几乎全是他们,白天协助核酸检测,晚上宿于蓝帐篷,用他们的话说:“我们就“钉”在这了”。短短八天的时间内他们也探索出了工作新方法,协助居民核酸采样的时间从一开始的两个小时缩短为一个小时。

除他们之外,在居民楼中也不断穿梭着另外7名志愿者,他们同样在尽心尽力地抗击疫情,也同样经历了从不熟练到熟练的成长与蜕变。

任佳曦(民一庭书记员):这次疫情让我懂得了生命重于泰山、群众事无小事,同时也让我深切感受到法院干警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朱文婷(丹北法庭法官助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冲锋在前,做志愿者的八天时间里,每天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穿梭在居民楼间,忙着给居民送物资,送外卖,送作业,送药品,上门核实信息,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虽然每天都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但看到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肯定,感觉一切都值了!

徐望捷(行政庭书记员):第一次穿上“大白”,第一次为这么多住户老人孩子解决生活各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听到居民们、老人们、孩子们传递的声声感谢,一整天的辛劳和疲惫一下子就消失了,每天都是累并充实着!我的身后也有家人和单位领导同事们的支持,于我个人而言,这段日子是一段特别且难忘的经历。

施志慧(立案庭书记员):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法院干警理应挺身而出,一开始心里也在打鼓,但是领导安排井井有条,同事之间互相体谅,被隔离的居民积极配合,大家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我能做的就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刘敏(政治部科员):疫情当下,作为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非常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线防疫志愿者,穿防护服送物资、辅助医护人员做核酸等,每天过的辛苦却也充实。还有些同事积极主动报名守夜睡帐篷,更让我感受到凝聚力,法院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

徐佳敏(政治部科员):疫情无常,作为防控一线志愿者,大家勠力同心、共同作战,志愿活动不只是奉献,也让我们磨炼了意志,更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周蕴喆(办公室科员):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八天时间,累并快乐,很幸运能拥有这段珍贵且难忘的经历。

到11月25日零时,已有22个高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连续3日区域核酸检测社会面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今日零时,又有61个高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此轮战“疫”取得阶段性成效。居民们也送上持续不断的感谢,这让24小时连轴转的志愿者们倍感欣慰。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法院人义无反顾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既是父母也是子女,疫情当前,却义无反顾选择逆行,奔赴前线,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安全线”。

来源:丹阳法院


责任编辑:zjfy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