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手记】跨越山海,情系阿勒泰——蔡保瑞
  • 发布时间:2024-09-24 15:50

根据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选拔和工作安排,我自2024年8月18日抵达新疆阿勒泰,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援疆之路,被安排到阿勒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工作。我努力克服气候、时差、饮食等不适,迅速调整身心状况,适应阿勒泰当地的生活,积极投身工作,服从安排,主动担当作为。时光荏苒,现将近一个月工作情况和心中些许感悟,和大家分享。

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受当地人文历史

到达阿勒泰之后,通过阅读新疆历史文化书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宗教禁忌,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大局牢记心中。通过与当地执行局的同事们一起奔赴执行现场,接触了大量当地人和不同的案件类型,对当地的人文历史有了更直接的感性认识,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丰富了知识。

二、建言献策,助推疑难复杂案件清理

在阿勒泰地区中院执行局的安排下,我多次前往案件体量排在前两名的阿勒泰市法院和富蕴县法院,就疑难、复杂执行案件与当地同事们一起梳理办案思路,拿出清理计划。在此期间,通过与当地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有效化解了一批长期疑难、复杂案件,取得了当地同事的高度认可,实现了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

三、上山下乡,在一线执行中增长才干

在援疆期间,通过与当地执行局同事们的交流,得知阿勒泰地区因为多山,矿藏丰富,在案件执行中经常会涉及矿权的拍卖。而矿权的拍卖,我在过往的执行工作中未曾触及,抱着学习的态度,向当地同事们虚心请教矿权执行中涉及查封、拍卖的注意事项。一次在与阿勒泰地区中院的同事们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颠簸山路后,到达了富蕴县某矿业公司,就矿权的司法评估事宜召开协调会议,要求被执行人积极配合,提供评估所需资料,并就双方对评估所涉法律问题答疑。通过现场学习,我进一步拓展了执行工作视野。

在一起因为土地承包权发生的纠纷中,双方当事人矛盾较大,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均多次前往村委会、当地政府进行信访,该案正在二审审理中。申请人在二审中提出申请,要求对被申请人所有的15吨葵花籽进行保全。鉴于该案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大,被申请人的情绪激动,到达福海县被申请人葵花籽存放处后,我与地区中院的同事首先耐心做了被申请人的工作,考虑到现在正是葵花籽收获的季节,采取了较为灵活的保全措施,由被申请人负责保管被保全的葵花籽,在价格合适时可以在法院的监督下进行变现,并将款项汇入法院账户。被申请人逐渐认可了法院这种善意文明的执行工作方式,从一开始的紧张对抗中冷静下来,积极配合了法院的保全工作。

四、参观法庭党建工作,上好生动党课

在与阿勒泰市法院执行局的同事们前往北屯镇化解一起长期未结案件时,我利用工作之余,来到了阿勒泰市人民法院北屯人民法庭党支部参观学习,法庭负责人张静法官耐心讲解了“兵地融合法庭”的建设情况。在支部活动室参观时,我深深地被一张张照片吸引,有的是法官在田间地头进行调查,有的是深入学校、企业进行普法,还有的是身背法徽、骑在马背上前往牧民所住地开庭,不一而足,无不体现北屯法庭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真切地做到了司法为民,有力诠释了“一个党员、一个支部、一个堡垒”的党建标语。这次参观,是一场生动的党课,净化了心灵,增强了斗志,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使命神圣光荣、肩负责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无我,砥砺前行。

这一个月,阿勒泰法院的领导和同仁们给予了我工作和生活极大的关怀,在此对他们的热情和无微不至表示由衷感谢。在这一个月里,不仅锤炼了意志、提升了工作能力,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阿勒泰,这个有着“雪都”之称的美丽城市,必定是让我今后魂牵梦绕的地方,期待再次与你相聚!

(来源:丹阳法院)

责任编辑:zjfy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