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镇江市京口区法院张子敏院长在京口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
张院长的报告共分“2014年主要工作”、“2015年工作思路”两个部分。
回顾2014年主要工作,张院长在报告中指出,2014年京口区法院认真贯彻区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受理案件7186件,审执结5885件。
关于2015年工作思路,张院长报告中明确,2015年,该院将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扎实推进严格公正司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京口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区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坚持依法履职,在维护公正司法上有新作为。强化司法能力建设,实行审判实务定期研讨机制,强化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想问题、办案件、干工作。健全审判管理工作机制,将审判管理重心转移到抓审判质量提高、司法行为规范、流程节点监控、司法能力提升上,发挥好考评机制对审判工作的良性促进作用,着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扎实开展积案清理工作,推进诉访分离改革,引入第三方参与化解信访机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尽快实现。加强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构建职业共同体,共同促进司法公正。
坚持法治导向,在依法服务大局上有新作为。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依法妥善审理和执行好各类案件,充分发挥司法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对社会稳定的促进作用,对道德诚信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实效。严厉打击市场交易中的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滥用诉权等行为,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法治环境。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深入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六进”等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不断增强全区公民法治素养,努力营造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坚持群众路线,在深化司法为民上有新作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的审理,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通过手机短信平台,电子公告屏、网站、微博、微信等方式,向公众提供各类司法信息和在线诉讼服务。加强立案窗口建设,探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切实解决“立案难”问题,努力把群众路线体现到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上。积极参与大调解体系建设,健全诉调对接工作网络,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坚持改革创新,在破解发展难题上有新作为。准确把握司法改革的基本原则,结合院情实际,不断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积极稳妥推行审判团队专业化改革,保障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根据审判工作规律和法官职业特点,强化法官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法官职业保障措施,不断探索法官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改进人民陪审员工作,分类建立专业人民陪审员库,细化庭前、庭中、庭后操作流程,探索人民陪审员参与事实审改革,着力解决“陪而不审”、“陪而不议”问题。
坚持多措并举,在提升法院形象上有新作为。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各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切实改进作风。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增加检查频率,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队伍不出问题。强化正面引导,培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增强法院凝聚力、向心力。全力抓好诉讼服务中心和审判法庭建设,委托市政府重点项目代建中心加速推进,力争2015年年底前主体封顶。
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蓝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人民法院职责重大、使命光荣。京口法院将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忠诚履职,努力为京口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