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青年法官导师制实施以来,京口法院充分利用这一制度红利,通过向导师们学习审判实践经验,并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终于在解决旧存案件和超期案件的工作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长期以来,该院收案数量不断增加,案件复杂程度也有增无减,而许多法官却办案年限较短、经验尚有不足,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式处于“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案件数量的上升,案多人少的矛盾愈发的凸显出来。这一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旧存案件和超十二个月案件的数量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京口法院制定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群策群力,严格执行。首先,开展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旧存案件和超期案件的产生,原因虽在于案件疑难复杂程度较高,但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不断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就能提高审判效率,从而有效减少旧存案件和超期案件的数量。为此,在向导师们学习经验的同时,该院民一庭积极组织全庭开展理论学习,对包括最高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物权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书格式规范等在内的最新规定进行学习掌握,同时充分利用省高院组织的各类培训机会,动员青年法官积极参与,并将培训成果进行全庭交流学习,提高整个庭室的业务理论水平。其次,知行合一,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充分掌握了审判理论知识后,就到了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并不断深化理论的过程了。打好理论基础后,民一庭通过每周三晚上定期开展疑难案件讨论,打响了攻坚克难、解决旧存案件和超期案件的战役。每到周三晚上六点半,导师们、庭长和承办法官们在食堂简单用餐后,准时到二楼会议室开始了疑难案件的讨论。承办法官们拿出自己早已精心准备的讨论材料,在简易的黑板上不停的挥洒着,其他人则耐心的听取并记录着,会议室里传出时而激烈时而轻松的声音,在夜幕降临后寂静的大楼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当每天的疑难案件讨论结束后,大家才发现早已是晚上九点多,虽然感觉很累,而且明天还有大量繁重的工作要处理,但是每个人都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正是由于导师们、庭长和全庭法官们的不懈努力,这场攻坚克难的战役终于取得了重要胜利。截止目前,仅该院民一庭,旧存案件就由原来的512件,下降到目前的155件,结案率达70%;超十二个月案件,由第一季度的13件、第二季度的10件,下降到目前的6件。
来源: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
上一篇:京口法院组织学习新裁判文书的制作规范
下一篇:酷暑下的坚守——京口法官办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