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京口法院召开“一站式多元解纷及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京口法院在诉讼服务的智慧化和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诉讼服务大厅,案件查询终端、公共服务终端、法官约谈服务终端等“一站式”智能化设备,既可提高司法服务效率,又能实践司法为民理念。
工作人员首先向媒体记者们介绍并现场操作了这些便民设施。
诉讼服务大厅内的道交纠纷调解工作室内,媒体记者们旁听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案。
去年12月底,杨先生驾驶的小轿车与王先生驾驶的电动车相撞,导致未佩戴头盔的王先生伤势严重。据京口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许蓓介绍,非机动车一方当时是闯红灯,交警就根据相关的规定,认定非机动车一方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机动车一方是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由于杨先生和王先生当时均无力承担抢救费用,紫金保险公司作为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人,帮忙垫付了3万余元。之后,紫金保险公司向杨先生、王先生,和杨先生所投保的保险公司主张返还垫付的款项。
“原告过来起诉的时候,我们也依照法律规定告知他,可以进行诉前调解,如果双方能够在诉前就把矛盾化解的话,就没有必要再进入到诉讼过程当中了,因为开庭,举证质证,也会给他们增加一定的负担,那么经过各方当事人一致的同意,本案就进入了诉前调解的阶段。”
今天,法院第一次组织当事三方进行诉前调解,经过人民调解员的说理释法,三方目前已经初步达成共识。
之后的发布会上,京口法院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施正星向媒体介绍了京口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及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施专委介绍,京口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法院系列文件要求,聚焦“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抓谋划、抓创新、抓落实,“一站式”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仅1-8月,京口法院诉前调解案件共596件,调解成功率同比上升11.37%。
在之后的媒体采访中,施专委还介绍道,为了极大地便民、利民,京口法院还向市区三家律师事务所和京口区司法局赠送了诉讼服务自助终端共四台,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律师,都可以实现在家扫描、上传诉讼材料,直接与法院立案庭的诉讼网络进行联系。据统计,通过这些,网上立案量已达上千件。
来源:京口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