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班日记】握紧榜样“接力棒”——王婷
  • 发布时间:2021-04-14 14:28

为加大年轻干部培育力度,进一步弘扬英模精神,在全院掀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热潮,切实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法院铁军,近日,京口法院组织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零距离“老带新”跟班学习活动,发挥集体“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干警寻找差距,弥补短板。

活动开展近半月以来,跟班人员与导师在工作中“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让我们通过他们的跟班日记了解一下。

 

先进人物:邹永超

 

跟班干警:京口区人民法院民一庭书记员王婷

 

跟班学习了一周,我深有感触,受益良多。近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送来感谢信和锦旗,表达对邹庭长的由衷感激,老人说是邹庭长帮助她解决了数十年的索债纠纷。不知道是第几位当事人向他当面、或通过写信、送锦旗表达感谢了,对当事人的这份感谢邹庭长很珍惜,他说当事人每一次感谢其实都包含着对法院、对法官的一份信任,也更能鞭策我们精心、公正审理好每一起案件。

一、严谨细致,以身作则

每天邹庭长都早早来到办公室,打开安排计划表,审阅信息资料,核对待办事项。长年的军旅生涯让其时刻精神抖擞,严谨细致;长期的办案经验让他精明干练,秉持公正。让他做到每一个案件都心中有数,每一个争议焦点都一针见血,每一个判决都公平公正。开庭前,他总是细细研究案情,形成初步心证;早早来到法庭,严守开庭时间;细细询问当事人,了解案情真相。他一直挂在嘴边,如果法官都不遵守时间规则,都不遵照程序办案,何谈树立法律权威,何谈信服于人?他就是这样,严谨细致,以身作则。

 

微信图片_202104121131381_副本.jpg


二、办案灵活,讲究变通

跟着邹庭长办案学习是件很光荣的事情,更是件开心的事情。邹庭长在各个条线的不同业务部门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自我总结了一套灵活的办案风格。由于庭前对案件的深入研究,庭审中会针对性的提问。记得有一起公告送达的民间借贷案件,邹庭长先询问原告借款的细节,再询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再绕回来询问借款细节,连书记员都感到诧异,以为邹庭长是不是“忘记”了,但正是通过这种“严查细究”的询问方式,让原告露出了马脚,还原了案件真实。对于一些事实清楚的简单案件,邹庭长则是速战速决。他语重心长地说,办案要严守程序,也要灵活变通,不能办死案、死办案。

 

微信图片_202104121131382_副本.jpg


三、平易近人,风趣幽默

长期的军旅生涯让邹庭在办案中不怒自威、严谨细致,但是平时的闲暇时间,你会发现他风趣幽默、平易近人,并非高高在上的领导。碰到问题,只要邹庭长有时间,都会耐心细致教导我们,他常说,“办案要懂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两者缺一不可”。同时,他还会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平时紧张的工作压力得以缓解。从他身上,我并未感受到基层法官常见的苦闷情绪,而是被他“喜欢办案、乐于办案”的心态深深感染。正如他说的,办案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件多么有成就的事情。在他身边工作,感觉连快乐的情绪都会传染。


责任编辑:zjfy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