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 督促推进新坝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工作
  • 发布时间:2015-06-30 00:00
 
        扬中法院自去年10月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在新坝法庭启动以来,院领导先后多次前往新坝法庭调研指导相关工作。6月26日下午,党组书记、院长汤国生,党组成员、副院长朱小中及审管办、研究室负责人再次来到新坝法庭,掌握改革最新进展,了解干警心理状态,解决法庭实际困难,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要点。
   
    新坝法庭庭长栾汉勤首先汇报了新坝法庭案件受理情况,主审法官聂道胜、姚圣羽,法官助理柯巍、熊鹰及书记员赵文浩分别根据自己的职责,就近期工作情况、改革前后变化、切身感受体会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据悉,截至6月20日,新坝法庭已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015件,较去年同期上升51.6%,三位主审法官日均开庭3-4个,法庭人案矛盾日益突出,一线法官办案压力持续加大。
   
     朱院长在充分肯定新坝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打破传统模式,破解法官助理与书记员的捆绑模式,使法官助理更多地投入到案件调解和拟写法律文书中来;二是加强交流协作,审判团队内部和审判团队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整合资源,在送达、保全等方面互通有无,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劳动;三是合理调整资源,主审法官对手上的案子要进行全面整理,重点关注超长期案件,形成良性循环。
   
    汤院长强调,前不久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扬中法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工作的情况汇报,院党组也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改革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委及院党组对这次改革的高度重视。在充分认清形势,客观总结成绩的同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第一,增强信心。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不怕艰难险阻,要勇于担当责任,争取通过改革来解决法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放权到位。此次改革的核心就是“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要坚决贯彻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第三,创新克难。此次改革不仅是审判组合的转变,更是观念的变革,方法的创新,要敢于突破条条框框,也要善于博采众长。第四,团结协作。主审法官要发挥好管理者的职能,组织团队成员定期碰头,梳理工作近况,科学分配任务。第五,提高质效。机制的改革、方法的完善都是为了提高审判质效,新坝法庭4-6月份结案数量逐步上升,在此基础上,要继续挖掘潜力。第六,总结提炼。新坝法庭要做好研判、评估、提炼和总结,研究室、办公室要积极配合做好调研和宣传作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将改革成果落实到服务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上,并形成真正具有新坝法庭特色的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模式和经验。
 
 
 
 
 
 
 
 
来源:扬中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