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坚持把司法公开作为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抓手,坚持在载体创新、机制创新上下功夫,通过建立落实“四个三”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司法公开,实现了司法公信力的新提升。近日,该院被省高院确定为全省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思想认识到位。该院党组落实司法公开作为深化司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引导全院干警牢固树立司法公开意识,成立了由一把手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庭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司法公开领导小组,并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执行联络员、人民调解员及律师、媒体代表座谈会,通报司法公开进展情况并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实时提升公开水平。
建立多元化审判法庭为物质平台。加强科技法庭建设,建立审判工作声像档案,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对案件的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扩展、延伸法庭功能;开展庭审直播活动,多次邀请镇江《法治12分》等电视媒体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进行公开直播;邀请人大代表通过科技法庭及其他审判法庭实时观摩庭审,增强庭审活动透明度。建立审务公开平台。在立案大厅和法庭设立了审务公开栏,将法院内设机构职能、开庭信息、收费标准及计算方法、诉讼费减缓免等司法救助信息,摇号选定评估、拍卖机构及执行信息全部公开。
突出诉讼服务环节。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设立“导诉台”和便民服务台,建立导诉制度,落实法律释明和答疑措施,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杨家门社区设立“少数民族法律服务站”,在高速事故大队设立巡回法庭,与妇联联合建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服务中心”、在医疗主管单位设立“医患纠纷合议庭”等,共计设立固定的巡回法庭、社区法官工作站和诉讼服务联络点22个,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
强化内部监督。在内部局域网将质效数据指标考核情况通报到庭到人,实行月考核、季排名,年终评选办案标兵,落实奖惩;强化人大监督。坚持年度工作报告和专项工作报告制度。从社会各界聘请28名人民陪审员,10名执法执纪监督员、10名效能监察员、30名特邀调解员参与司法监督。此外,设立了投诉电话、24小时录音电话、“五个严禁”监督联系卡和“廉政监督卡”等,广泛收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规范司法行为。
来源: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
上一篇:润州 为外来务工人员送上节日“普法礼包”
下一篇:润州 全省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