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润州法院在一起打了三年官司、亲属间矛盾大的家事纠纷中引入亲情观察团,参予案件的分析、讨论,并结合讨论结果最终形成符合法律、道德、亲情伦理的裁判结果。
这是一起较为复杂的遗产继承纠纷,去世的华老太生前先后留有自书遗嘱两份、代书遗嘱一份,上述遗嘱的主题均为华老太对其所有的一处房产的分配,但三份遗嘱载明了两种分配方案,其中一份自书遗嘱和一份代书遗嘱均表明房产由华老太所生育的三个女儿按份所有,另一份自书遗嘱则是全权交由复婚的前夫分配。因为分配方案的不一致,家庭成员间打起了官司。
“我们今天邀请了街道、社区、妇联、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调解员、律师和心理学家组成一个观察团,这次是我们首次尝试这种方式,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将在今后的案件审理中形成常态化。”分管院领导叶志祥表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老太是和二女儿生活在一起的,所以老太对二女儿是非常认同的,二女儿也将母亲和姐妹照料得很好。”心理专家陆菁从专业角度出发,逐一分析了华老太三个女儿的心理。至于为什么华老太在去世前要和已经离婚十几年的前夫复婚,她认为,“人在弥留之际是想有个归宿,当老头来照顾她时候,她就动了恻隐之心,跟老头复婚了。”
人民调解员孙海芬多次参加该起纠纷的调解工作,她认为由相关人士组成亲情观察团的创新做法十分值得尝试,“虽然我从事人民调解员工作多年,也调解过很多的家事纠纷,但今天的讨论会我学到很多新知识,心理专家精准的分析、律师专业的法律建议、社区人员的工作经验,都给我今后的调解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好经验。”
金山湖人民法庭庭长余波表示,在复杂的家事案件中,通过讨论来比较民间对家事案件审理有何意见,符合我国的民俗。他认为,家庭不稳定会给社会带来诸多隐患,我们现在对家事审判进行多种尝试,也是为了集思广益,更好地审理家事纠纷。
当前,润州法院的家事纠纷调处专业团队库中已收纳相关人士100余名,除了家事调解员外,还分别编组为家事调查员和心理疏导诊疗员,负责对家事纠纷案件进行专业化判断处置、调解沟通,向审判法官提出审判辅助意见和调解方案建议,弥补了审判法官在法律判断以外的情感、社会、心理等专业领域的不足。此次亲情观察团的成员全部来源于团队库,丰富的专业团队库为家事纠纷的审理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和专业基础。
来源:润州区人民法院
上一篇:献礼十九大 破解“执行难”
下一篇:市妇联到润州法院视察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