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警论坛】保护网络安全 守护群众安全
  • 发布时间:2020-12-04 16:3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提供有力支撑。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网络技术实现了跨越的发展。 但是,信息共享范围的不断扩大同时也使计算机网络安全面对严峻的挑战,网络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对各行各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日前,某银监局监测发现本地有不法分子使用伪“基站”技术搜索附近区域移动电话,并冒用银行客服电话群发钓鱼短信至客户手机,称客户电子密码器即将失效,并要求登录指定钓鱼网站进行升级,不法分子从后台获取账号和登录口令,实施转账操作,给群众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究其原因,值得深思。首先,我们许多单位缺乏对开发人员和质量保障专业人员正式的安全培训,使得许多网络管理者在维护网络安全时存在着知识的盲区和技术的缺乏,让许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其次,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力度不足,仍然有许多群众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容易轻信钓鱼网站以及诱惑信息,对自身财产造成了损失。再次,未有相应的惩罚机制,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较为完整的网络安全法律,还没有实行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网络安全政策和规范,许多不法分子游走的法律的边缘。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物联网发展的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做出强调所言,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网络安全需要技术的支持。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工作亦是如此,只有磨练好技术这一把好“器”,才可维护好网络安全。相关行业专家可以和高校研究机构探讨,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共同展开网络安全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加强学习数据加密技术,通过加密用户提高计算机安全等级,严格管理主机系统;另一方面,深入了解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老三样”技术,为基数改进夯实根基,打牢基础。

二是网络安全建设需要法治的完善。法律建设是网络信息安全的固本之策,政府应加强立法建设,填补行业空白,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如钓鱼网站等违法行为。相关部门也要联合执法,一旦发现对网络安全产生威胁的不法分子,拒绝“包容心态”,拉入征信黑名单,严惩不贷,以示警戒,共同维护好网络风清气正的好氛围。

三是网络安全建设需要意识的强化。“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网络安全意识看似平常无奇,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各部门急需加强网络意识宣传,让社会中的每一个群体,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群众都能够提升警惕意识,防范违法事件。

  (来源:润州法院)



责任编辑:zjfy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