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法院积极探索执行权优化配置努力破解“执行难”
  • 发布时间:2012-03-14 00:00
 

    近年来,扬中法院进一步深化执行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努力探索和实践执行权优化配置,内求分权制约,外求执行联动,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在破解“执行难”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准确定性民事执行权,努力推进执行机构改革在专题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思想认识,准确认定执行权具有行政性和司法性的双重属性,为优化配置优化执行权提供智力支撑和理论支持。争取市编委下发文件,将执行庭更名为执行局;积极争取和努力,推动执行局升格为副科级建制单位,执行局长由市委组织部门任命为党组成员。

    全面推行执行分权制约,大力优化执行权配置。建立健全内设机构,对内力求分权制约 。制定《关于全面推行执行分权制约机制的实施意见》,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对执行权进行科学配置,设立执行实施科、执行审查裁决科和综合协调科。三个内设机构的设立,职责明确,优化配置,分权制约,高效运转,彻底打破原有“一人办案到底”的做法,提高了执行工作的效率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强化案件流程管理,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出台《执行案件流程管理规定》,规范执行案件的立案、执行准备与实施、结案与归档件流程,采取集中查询、集约执行的方法,集中开展财产调查工作。 率先推行“执行110”机制,成立执行快速反应指挥中心,集中有效配置执行权力,充分合理运用执行力量,切实履行“有警必接、有警必出”社会承诺。

    有效借助社会力量,综合治理“执行难”问题。对外实行执行联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通过市委制定文件,建立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人民法院主办、社会各界参与的执行工作格局。加强与公安、检察等政法部门以及工商、国土、金融等部门和单位合作与联动,强化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推进执行威慑机制的建设。健全基层执行网络,推行协助执行员制度。注重借助和发挥基层综治网络组织的优势,积极争取与市综治办联合发文,在全市各镇村聘请了100名协助执行员,建立健全全市基层协助执行网络。协助执行员利用长期在当地生活、熟悉了解各方面情况的优势,充分履行职责,积极配合和支持法院执行工作,为有效解决执行难题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完善执行救助机制,推行检察监督执行制度。争取与市财政部门联合制定相关文件,设立执行救助专项资金,特案特用,用于解决申请执行人为特困群体,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的执行救助的案件。 注重健全执行权力的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主动要求检察机关在执行和解、重大财产评估、拍卖和处置等执行活动中,依法对执行工作进行监督。

 

来源:扬中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