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江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在扬中召开。镇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文,扬中市委书记张德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汉英出席会议。
会议期间,许文一行来到扬中法院新坝法庭,实地了解扬中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情况。
近年来,扬中法院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成立非诉讼服务分中心以及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在全市6个镇街区成立了审务工作站,努力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开展多元解纷,诉源治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主动融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切实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不断探索“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诉源治理格局。积极参与党委领导下的多部门会商机制,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深化“无讼社区”创建,建立矛盾纠纷快速反应流程和快速反应组合。此外,选派69名干警下沉全市85个网格,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
开展多元解纷,诉前调解是关键。扬中法院健全诉调对接机制,推动道交、医患纠纷等诉调对接平台的实体化运行,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室和律师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律师调解等诉前解纷作用。2018年至2020年,诉前调解案件总数为2969件,诉前调解分流率由2018年的3.38%提高至2020年的46.05%。今年1-9月份,全院诉前调解结案2557件、调解成功1596件、诉前调解成功率为62.42%。
诉讼服务中心是扬中法院开展多元解纷工作的主战场,近年来,加大投入,打造“厅网线专”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通过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终端、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专人引导办理等多种渠道,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和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
在诉讼服务中心的运行上,不断拓展全方位诉讼服务功能。专门设置学雷锋志愿岗进行专人导诉;增加常用急救药品,以备群众不时之需;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引类、便民服务类、纠纷解决类等“一站式”诉讼服务。
注重智慧诉讼服务建设。高效率办理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和24小时自助立案。跨域立案办理周期从7天缩短为3天。今年上半年已为当事人办理网上、邮寄和跨域立案近200件,有效的维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
扬中法院的多元解纷工作起步较早,在2012年就挂牌成立了以全国模范法官朱沪生命名的朱沪生工作室,目前以朱沪生工作室、康乃馨家庭工作室和扬中市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法院工作室三个平台为依托,三位一体的开展民事纠纷的诉前调解工作,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2018年至2020年,三个工作室共调解各类民商事案件1716件,极大的缓解了法院的审判压力。
为持续开展“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活动,专门制定了关于推进“法官进网格”活动的实施方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扬中法院共举行开放日活动3场次,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等座谈会13场次,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居、进学校、进单位”等活动106场次,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84条。
《民法典》施行后,结合民法典宣讲打通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与人民团体、企业组织等之间信息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既处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最前沿,也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开展多元解纷工作,人民法庭的作用不容小觑。
扬中法院目前共设有新坝人民法庭和开发区人民法庭两个派出法庭。婚姻家事案件由人民法庭专属审理。近年来,两个法庭发挥多元矛盾化解在调处婚姻家事纠纷中的优势和作用,成功调处了一批矛盾尖锐复杂案件,调审的部分案例被国家和省、市级媒体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两个法庭还主动与辖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对接,开展“庭所共建”活动。此外,两个法庭还立足派出法庭角色,在辖区部分矛盾纠纷多发的村、社区设立巡回审判点,积极参与辖区社会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