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扬中法院第五党支部创新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精准化司法服务”主题活动,生动展现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鲜活成效,让司法为民的底色更亮、温度更足。
当天,支部党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培根师范旧址,青砖黛瓦间,一件件珍贵的物品、一个个感人故事,在这里一起聆听曾经发生的红色故事,感悟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在追寻红色记忆中坚定信念。“站在这片浸润着初心的土地上,更能体会到‘司法为民’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需要用实干践行的使命。”扬中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陆学兵的感慨,道出了全体党员的心声,红色课堂里的精神洗礼,让初心使命愈发清晰。红色教育的余温未散,为民服务的脚步已匆匆启程。离开培根师范后,支部党员兵分两路,直奔油坊村与振兴村开展“点单式”司法服务。在振兴村村委会,法官们针对村干部反映的河道争议问题,详细询问争议焦点,现场指导村委会调取历史确权材料、梳理调解思路;在油坊村,法官们为养羊投资失败而陷于诉讼、执行的群众详细进行法律释明。在服务过程中,对前来咨询工程建设问题的两家企业,就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法律规定进行了现场普法宣讲。现场“把脉问诊”式的服务,让群众连连点赞。“这次活动既是一次红色精神的‘充电’,更是一场践行初心的‘实战’。‘点单式’服务使得‘法官进网格’的服务指导更加精准且高效,应持续推广此模式。”党支部书记吴春洪表示,要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司法为民的行动力。
事实上,“法官进网格”早已融入日常工作:2022年以来,扬中法院已组织72名法官及法官助理深入全市85个网格,通过“法官进网格”活动常态化开展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引导、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从田间地头的矛盾调解,到工厂车间的法律宣讲,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切实打通了司法便民的“最后一公里”。今后,扬中法院将持续把革命精神转化为司法为民的实效,让“法官进网格”等举措更接地气、更有温度,让司法服务始终与群众“零距离”,让法润江洲的扬中法院党建品牌更有凝聚力和影响力!
上一篇:复盘“期中卷” 蓄力后半程——扬中法院召开院长办公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