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户分离”导致法院审判执行难
润州创新管理审结数提升50%
电话打不通,住址查无此人,亲戚朋友一问三不知,当事人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昨日,记者从镇江市润州区法院了解到,如今大多数法院都存在大量此类“人户分离”案件,造成民事案件送达难、审理难、执行难。今年上半年以来,该院采取多项措施,此类案件审结数量同比上升了50%。
张某是某小企业的老板,公司员工小刘驾驶无牌照货车撞倒一位老人,致其当场死亡。小刘赔付4万元后,老人家人要求公司也要赔付一定数额。思忖再三,张某东西都未及收拾,连夜离开了本市。没有经济能力继续赔偿的小刘只好向润州法院起诉张某。法院受理该案后,分析张某的去向,确定张某逃回了老家仪征。由于张某在老家登记的住址是假的,干警三次赶往仪征找寻张某都无果。一晃半年过去,小刘一直在配合调查,法官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张某的下落。就在毫无头绪之际,小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张某在老家仪征也有公司。法官再次异地出击,终于找到了张某。经过调解,张某答应赔付老人家人15万元。
据介绍,“人户分离”现象有多种原因:征地拆迁形成大量“人户分离”,户籍登记管理未能及时跟进;房屋交易频繁,买卖双方户籍信息没有及时到公安管理部门登记信息变更;异地务工经商人员增多,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加大;等等。这种现象不仅拉长了法院的民事审判周期,增加了原告的诉讼成本和诉讼风险,还成为社会管理的新难点。对此,今年年初,润州法院结合审判经验,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户籍登记信息动态跟踪机制,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及时核查变更或备案;并与房屋管理、户籍管理部门和城乡社区组织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人口信息的实时监控。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此类案件审结数量得到明显提升,效果显著。
来源:江苏法制报2012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