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播报

人民法院报:润州少审法官的双重身份
  • 发布时间:2012-12-17 00:00

 

    青少年是阳光下鲜艳的花朵,令人惋惜的是有些花朵尚刚开放便因种种原因日渐憔悴,如何让这些微醺“病态”的花朵重新绽放生机,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的法官们亮出了法律引导和心理辅导组合拳,知心姐姐和严肃法官的双重身份成为了少审法官们甜蜜的负担。

  镜头一

    上午9时30分,少审庭副庭长李鸿梅再一次对着镜子整了整鲜红的法徽,深深吸了一口气。今天的会见,对长期从事少审工作、经验丰富的她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因为在今天这个场合,她不仅仅是一名法官,同时也是一位心理辅导员。能不能顺利打开未成年被告人的心扉?她的心跳得比平常快了几拍。

    刚满17周岁的小飞,父母离异,长期跟着年老体弱的奶奶生活,得不到家庭温暖的他小小年纪混迹社会,通宵上网、打架滋事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在一次斗殴中,他手持板砖将对手砸成了轻伤。

    李鸿梅轻轻坐在了小飞的对面,面容清秀的小飞低着头。“上个星期,我们到你家附近走访了,邻居都说你很孝敬奶奶,你的本质并不坏……”轻柔的语调,温和的态度,小飞面无表情的脸开始解冻,半个小时后,他终于开口了:“我知道错了,我还有机会改吗?”

    成功的心理干预给了少审法官们极大的信心,在此后的一个月里,少审庭陆续对十余起涉少案件实施了心理干预。并根据成功经验出台《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心理咨询制度》,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心理干预流程和工作方法。

  镜头二

    晚上8时,少审庭办公室灯火通明,三名法官、两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在挑灯夜读心理咨询教程,此起彼伏的翻书声萦绕在寂静的夜色中,间隙中轻声的学习讨论宛如一首小夜曲,首批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李鸿梅和法官助理谭燕负担起传道解惑的重任。

    “我们首先要明确心理咨询范围,我认为,一些犯罪动机不明、犯罪动因有违常理、行为人有明显心理偏差的;行为反差较大,与平常表现不一致的;存在对某些问题的心理困惑,无法处理好与学校、家庭、社会方面的关系而导致犯罪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缺陷的等等,十分有必要进行心理咨询辅导。”李鸿梅说。

    谭燕说道:“李庭长说得对,我们还可以定期到学校、社区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结合我们庭所办的案例,讲课内容要通俗易懂,容易接受。”她的建议获得大家一致认同。

    经过几个晚上的奋斗,一份诙谐幽默内含心理学的法制宣传稿顺利出台。“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行不行?”“小偷过街,人人喊打,行不行?”“价廉物美的东西,买不买?”一连串与生活息息相关,充满趣味的问题在今年暑期的法制课上引起同学们的高度关注。

    今年以来,辖区各中小学校的法制课上都能见到润州少审法官们的身影,她们或坐在讲堂之上侃侃而谈,或和同学们围坐一团欢声笑语,或和个别同学促膝谈心,交流场地也不局限于学校,韦岗抗日战争纪念碑、社区、老人院都可以看到她们的身影,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大胆创新的法制教育形式,传授法律知识也教做人道理。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2年12月16日6版法庭内外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