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播报

京江晚报:五个镜头呈现一年的努力
  • 发布时间:2013-01-31 00:00

 

  

开展法制教育

现场调解

送法到田头

 

  2012年,全市法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社会管理创新深化年”、“法院文化建设推进年”、“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年”为抓手,以“对标找差、创先争优”为动力,全面履行审判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依法服务大局 能动司法工作实现新发展

  【镜头一】

  2012年6月6日,丹阳埤城江苏沃得集团会客室内,董事长王伟耀正与前来走访的市中院茅仲华院长、章纯钢副院长以及丹阳法院卜士凡院长促膝谈心,双方就企业的生产、管理情况以及遇到的涉法涉诉问题面对面进行着热烈的交流沟通。

  在全市开展的“服务企业月”活动中,中院茅仲华院长亲自带队走访了沃得重工等多家企业,和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沟通,依法服务辖区企业。两级法院共走访大全集团、万新光学、鹤林水泥、豪斯嘉地产等490家企业,提供法律指导和培训2585人次。

  市中级法院制定依法保障和服务镇江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扬中法院出台保障省园博会建设司法措施,开发区法院制定服务中瑞镇江生态园建设工作意见,先后被省法院主要领导批转全省法院学习借鉴。丹阳、润州、丹徒、京口法院分别推出举措,保障和服务“四城建设”、“三山”景区建设、“大学城”建设、大禹山创意新社区建设。市中级法院出台指导意见,在全省率先开展“服务小微企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编印《防范经营风险二十七项提示》等资料赠送企业;开发区法院在全省首创“法院确认债权质押贷款”模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丹阳、丹徒法院在小微企业设立法官工作站(联系点),京口法院完善服务小微企业QQ群功能,提供“点对点”在线法律服务。扬中法院出台十五条工作意见助推光伏企业渡难关,句容法院细化司法举措,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效农业发展壮大。

  勇担社会责任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有了新作为

  【镜头二】

  2012年9月18日,市中级法院一号法庭内,近20名身着军装的军官坐在旁听席上,旁听由全国办案标兵李守斌法官担任审判长公开审理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民事纠纷案件。庭审结束后,军官和法官们还就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座谈。

  各法院自觉把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大局,注重创新工作载体,广泛搭建和谐共建平台,不断丰富和谐共建内容,与168家单位建立和谐共建关系。市中级法院组织开展“军官法官互学、军营法庭互动”系列活动,安排了全市法律拥军工作站联系人集中旁听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庭审各一次,组织“法官进军营,忆传统、强国防”、落实“一组、一庭、一站”工作模式、交流督导等活动内容,法律拥军工作被市委、市政府和镇江军分区记集体二等功,镇江法院创新涉军维权工作经验被最高人民法院转发。丹阳法院主动与工商联、商会开展“双助双促、和谐共建”活动。丹徒法院完善“一案三防”机制,开展“无讼村”创建。扬中法院建议扬中市委将“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纳入了综治平安考核。

  各法院着力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不断完善青少年维权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句容法院实施“法盾工程”,京口法院推出“彩虹计划”,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市中级法院全省首次在社区矫正服务中心公开开庭审理撤销假释案件。切实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结合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调研,努力形成有分量、能影响公共决策的调查报告和司法建议,共向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发送司法建议132份。市中级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商业维权案件多发应予重视的情况反映被最高人民法院转发,丹阳法院一件司法建议被评为首届“全国法院优秀司法建议”,京口和句容法院各有一件司法建议被评为2012年度全省法院十大司法建议。

  注重标本兼治 涉诉矛盾纠纷化解获得新成绩

  【镜头三】

  2012年4月13日,消费者张某因在美容过程中造成接触性皮炎,与丹阳某美容中心发生纠纷,就赔偿事宜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起诉到法院。丹阳法院决定对该纠纷适用小额速裁,并邀请部分行业经营者参加旁听。庭审中,法官耐心调解,终于促成双方就赔偿达成一致意见。参与旁听的行业经营者和消费者在调解结案后纷纷表示,这是一堂生动的法制课,希望法院能多采取这种方法,不断提升化解社会矛盾的效果。

  去年一年,全市各法院扎实推进诉前调解,在立案窗口和人民法庭设立调解工作室。润州法院在市残联设立“残疾人诉讼服务站”,扬中法院设立“全国模范法官朱沪生调解工作室”,丹徒法院设立“郭正英调解工作室”,句容法院开展“进百户、访百村、解百案”活动,增强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力度。据统计,2012年,全市法院共有12744起矛盾纠纷进入诉前调解,使各类矛盾纠纷通过不同化解方式实现有效分流。

  各法院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建设,成立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开发区法院构建千名老年人参与的“夕阳红”调解网络,京口法院构建网格化诉调对接体系,丹阳法院联合公安、司法及保险协会创新道交纠纷便捷高效、低成本处理模式,受到省法院肯定。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调解率54.74%,同比上升9.8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各法院严格落实来信来访登记、分流和交办、督办制度,建立网上信访受理和反馈制度,进一步完善院、庭长定期接访、带案下访和重点约访制度。市中级法院坚持院、庭长每月到信访窗口接待一天,基本每个工作日都有一名院长或庭长在信访窗口接访,仅中院茅仲华院长个人就接待140人次,批办群众来信420余封。市中级法院、句容法院被评为全省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先进集体。

  强化便民利民 司法为民工作富有新特色

  【镜头四】

  2012年6月15日,当扬中法院的法官们在西来桥幸福花苑为群众解答法律困惑时,一对因为农田种植纠纷发生冲突的俞氏姐妹前来为自己讨个说法。经法官一番调解,这对亲姐妹均表示努力改善关系,不再发生纠纷。“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法官上门为我们解决了多年来的纠纷”。

  推进服务型司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关切,是全市法院 “为人民司法”的重要抓手。各法院通过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民生案件、不断完善便民利民举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市法院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三解三促”,倾听群众诉求,着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全市法院不断完善便民利民举措,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88个诉讼服务站,方便群众就地诉讼。

  京口法院以建设全省远程立案试点法院为契机,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成功自主研发“在线诉讼综合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开通网上立案、材料收转、文书送达、公众服务四大便民“子系统”。

  句容法院开通“诉讼服务直通车”。扬中法院构建“三位一体”诉讼服务网络。不断丰富和拓宽巡回审判的内涵与外延,创新方式方法,巡回法庭、固定巡回审判点和流动巡回审判点相结合,目前已设立巡回法庭21个,固定巡回审判点52个,流动巡回审判点100多个,一个覆盖全市大部分集镇和村庄的网格式“便民巡回审判”工作模式已基本形成。全年巡回审判29725次,审结案件21974件。

  打造阳光司法 司法公开工作取得新成效

  【镜头五】

  2012年10月9日,全省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在镇江新区召开,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镇江经济开发区法院院长高国华的经验介绍赢得了来自全省各法院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

  全市法院扎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审判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对司法权运行重要环节和关键节点的监控措施,促进公正廉洁司法;另一方面,全市法院积极统筹推进司法公开工作,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增进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认知和认同,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

  构建“透明党务、阳光司法”为特色的法院党务公开体系。市中级法院继被命名为镇江市首批“党务公开示范点”后,在全市党务公开推进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两级法院全部开通互联网官方网站,在公开司法信息和新闻宣传的同时,有审务公开、诉讼服务类等栏目,同时大力推行网络庭审直播,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

  开发区、丹阳法院和润州法院金山湖法庭开通的官方微博,加强了与群众的互动,向社会提供了及时快捷、规范透明的法律服务。 市中级法院被评为“镇江优秀网络发言人单位”。

  各法院积极组织法院开放日活动,主动邀请并接待群众3800人次。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职能,全市240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8119件,陪审率90.78%。

  ■ 总结

  梅花香自苦寒来。2012年,全市法院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等工作得到省法院和市领导22次批示肯定,先后有85个集体和118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市中级法院被省法院记集体三等功,润州法院被评为全国优秀法院,开发区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组织,京口、丹阳法院和市中级法院行政庭被省委政法委命名为全省首批“公正司法示范点”,润州法院周忠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市中级法院1名法官受聘为首批全国法院“法官教学师资库”教师。

 

 

来源:京江晚报2013年1月31日A14版法苑在线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