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播报

京江晚报:打击毒品犯罪, 全市法院“零容忍”
  • 发布时间:2013-06-26 00:00
 

  今天是“国际禁毒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统计显示,2012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毒品犯罪案件113件,同比增长26.5%。今年1-5月份,全市两级法院共新收毒品犯罪案件58件,比去年同期上升52.63%,其中走私、运输、贩卖、制造毒品案件新收37件,同比上升94.74%。

  诸多现实表明,毒品犯罪案件有所增加,尤其是走私、运输、贩卖、制造毒品罪案件上升幅度较大,禁毒工作总体形势仍然严峻,打击毒品犯罪刻不容缓。

  毒品犯罪 呈现五大特点

   中级法院专门对近两年来的毒品犯罪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我市毒品犯罪呈现出以下5个特点:

  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增长较快,2012年比2011年增加了30件,今年1-5月的受案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件;

  案件类型相对固定,集中在走私、运输、贩卖、制造毒品罪和容留吸毒罪两种犯罪形式;

  涉案毒品数量激增,首次出现了涉案冰毒超过三千克的重大毒品犯罪案件;

  毒品类型比较固定,多为甲基苯丙胺(冰毒)和海洛因,其中甲基苯丙胺的数量最多;

  出现未成年人参与毒品犯罪的现象,2012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未成年贩卖、运输毒品犯罪2件2人,引诱、教唆、强迫吸食毒品罪1件1人。未成年人往往扮演毒品传递者的角色,主要负责收钱、送货,或者向上线购买少量毒品后转手卖出,赚取差价。

  严格审判 打击毒品犯罪

  近年来,全市法院在审理毒品案件中,突出重点打击,依法严惩严重毒品犯罪和职业毒贩、累犯等主观恶性大、人身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毒品犯罪分子,以及具有多次、大量或者向多人贩卖,诱使他人吸毒特别是诱使未成年人吸毒的毒品犯罪分子,以震慑毒品犯罪,并且加大对财产刑的执行力度,摧毁毒品犯罪分子再犯的经济基础。去年以来,对毒品犯罪179人(148件)作出生效判决,12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同时,及时总结毒品犯罪案件的审理经验与不足,并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典型案例的剖析与警示教育力度,对涉毒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公开宣判,提高旁听群众的拒毒、防毒能力,扩大了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

  延伸职能 加大禁毒宣传

  禁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对毒品犯罪严重危害性的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防毒拒毒的忧患意识,是法院参与综合治理、延伸审判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  

  每年“6·26国际禁毒日”前后,全市各法院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毒品案件集中宣判和禁毒宣传活动。6月17日下午,丹徒区法院的法官来到三山职业中学,以《力行“十戒”预防犯罪》为主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生动的案例,就毒品的基本知识、严重危害、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该校学生上了一堂深刻的法制课。近日,润州区法院组织近百名小学生观看一起容留他人吸毒案件的公开宣判,使孩子们明白“毒品为万恶之源”,自觉远离毒品。6月21日下午,中院公开审理一起涉毒案件。6月22日,开发区法院的法官们走进社区,以案说法;制作禁毒展牌,印发宣传手册,强化全社会禁毒意识。

 

 

 

 

来源:京江晚报2013年6月26日法周刊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