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法院的执行工作面临着“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的实际困难,如何调配、整合法院现有资源,形成合力,破解执行难题,一直是镇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茅仲华和党组一班人长期思考的问题。
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镇江市两级法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把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着力点放在规范执行管理、完善执行机制、改进执行措施上,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新期盼、新需求,扎实有序地推进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专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2013年12月至今,两级法院共执结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等民生案件135件,执行到位金额750万元。
建好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执行队伍
两级法院始终坚持将加强执行法官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执行成效的基础。坚持选准配强用好的标准和作风选人用人,将群众感情深厚、工作作风扎实、法律功底过硬、了解和熟悉执行工作特点、能够胜任繁重执行工作的干警选调到执行岗位上来,不断充实壮大执行队伍。目前,中院执行局21名干警,从事执行工作都在10年以上,具备丰富的执行经验。润州法院执行法官孙国根,从事执行工作15年,执结各类案件3185件,解决争议标的5亿多元,年均结案210件以上,连续五年成为该院结案最多的“明星法官”。
注重培训考核,不断提升执行干警队伍的业务素质。将执行工作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课堂,组织执行干警认真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等读本,进一步强化了群众观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每季度组织干警进行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不断增强执行业务能力水平;坚持以考核、竞赛促提升,每半年对干警理论知识、业务技能、执行措施进行一次考核竞赛,量化评比,适时通报,营造了浓厚氛围。目前,中院执行局21名干警中,11人为审判员,6人为书记员,正科级以上干部7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人。截至2013年底,共完成调研报告15篇。
坚持严格管理,扎实推进作风转变。以全市法院开展的纪律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最高院通报的法院系统干警违纪违法案例,深刻吸取教训,始终绷紧拒腐防变之弦,做到警钟长鸣;严密组织“学先进、找差距、树形象”大讨论,开展“四查四严”活动,即查理想信念坚不坚定,坚持从严教育;查司法作风扎不扎实,坚持从严管理;查纪律观念牢不牢固,坚持从严监督;查业务素质过不过硬,坚持从严培训。大力实施“四好”(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服务,促进了作风的持续转变。2013年,两级法院执行部门共有6个集体、27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收到锦旗23面、镜匾3件、感谢信37封。
让每一起案件在阳光下执行
“我看到了案件执行的全过程,法院已经尽力了,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接受。”家住大港街道的李先生对执行法官这样表示。
李先生因被告不履行生效判决,自己的7万多元无法追回,2月9日向开发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您的案件已经于2014年2月10日立案,承办法官万保华,联系电话……”次日一早,李先生的手机便收到了法院的短信通知。随后,李先生又陆续收到了法院10多条信息,内容涉及被执行人房产、银行账户的查询结果,以及对被执行人行政拘留等。
“最大限度地公开执行信息,既是让公众和当事人充分了解法院执行工作,增进理解,也是将执行工作晒在阳光下,倒逼执行法官提高执行能力,促进法官公正廉洁司法。”谈到打造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的意图时,院长高国华如是说。
据了解,自去年10月该院执行信息公开平台运行以来,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969件(含恢复执行),执结887件,实际执结率达91.54%,结案标的额共计632.7万元。实际执结率同比增长
9.81%,结案标的额同比增长5.4%。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法院执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能够拓宽执行渠道,而且方便快捷,提高执行效率,还能为当事人减去不必要的麻烦。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两级法院指挥中心,将于今年6月底前实现与省法院执行中心联网运行,通过该中心实现执行信息联网查控,接受举报,发现和控制被执行人,有利于提高执行成效。
网上司法拍卖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目前,两级法院均已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去年12月,开发区法院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在全省法院范围内第一家网上拍卖汽车成功,溢价率达15%,实现了“零”佣金,节省成交价5%的拍卖佣金,正式启动了全市法院网上司法拍卖进程。今年3月,京口法院网上挂拍的一涉讼房屋被买家成功拍走,实现溢价达到20%;扬中法院网上挂拍的一涉讼汽车也被成功拍走,溢价率高达90%。
重拳出击打击“老赖”
“‘老赖’,你的信息上街头大屏幕了!”3月16日,镇江本地报纸《京江晚报》A7版以此为题,大篇幅报道了镇江中院首次公布的9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消息。在媒体的大力支持下, 4月30日开始,显示屏曝光升级为带有老赖的“大头照”的信息。5月8日出版的镇江一周报,更是以“局长访谈、法律链接、法官评论、追击老赖”为主题,用两个整版彰显了法院加大执行力度的决心。执行法官还走上街头,通过现场咨询、发放调查问卷、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涉民生执行案件专项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的认识,倡导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责任意识,弘扬诚实守信、遵法重德的传统美德。
5月8日凌晨5点,丹阳司徒镇的岳某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两年前,岳某因经营需要,向朋友借款32000元后就一直拖欠不还,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为躲债,岳某每天睡觉都将进入其卧室的两道大门全部反锁,执行法官费劲地通过窗户进入其家中,发现被褥凌乱,仔细搜查后发现岳某赤膊躲在柜子后面发抖……执行法官依法对其采取了强制措施带回法院。当天的行动,丹阳法院经过认真排查、精密部署,与当地新闻媒体共同行动,共抓获涉案“老赖”8名。丹阳法院执行局负责人邢永忠表示,这次突击行动对不少被执行人形成了威慑,成功令他们履行了义务,但还是有个别被执行人态度强硬,法院将进一步依法给予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
京口法院面对群体性农民工讨薪案件,遵循“优先执行优先支付”的原则,积极主动与镇江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协商,变更了相关执行措施,主动与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协调配合,责令镇江某土石方工程公司法定代表人主动与镇江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协调处理,出具拖欠农民工工资清单。今年1月,该院根据农民工的诉求,当场立案、当场调解、当场执行,当51名农民工拿到被拖欠的工资款时,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据了解,2013年至今,两级法院共查封、扣押被执行人财产价值2000余万元,先后拘留40余人次,罚款63人次,并对7名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追究了刑事责任。
5年前,小强父母经法院调解协议离婚,经约定,儿子小强随母亲生活,父亲张延需每月给付200元生活费,每年分两次共给付2400元。由于在浙江打工的张延不按时支付抚养费,小强母亲要求法院强制执行。细心的执行法官与村调解员上门了解后,得知抚养费延期的隐情。原来,小强爷爷因为难得看到孙子,将张延汇来的抚养费暂扣下来了。为避免强制执行割断祖孙之间的亲情,执行法官给双方的老人做工作,希望能用主动给付代替冰冷的强制执行。在一上午的促膝长谈中,老张向团坐在身边的法官给出了明确的表态:每年的正月初六一次性给付费用。丹徒法院执行局局长田志敏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调解案件,让亲情得以延续。往后,被执行人老张将把钱直接交给申请人,而不再通过法院转交。
“执行中,我们还要求执行人员树立和谐执行理念,不仅要考虑案件事实,也要考虑社会人情,坚持文明式引导、规范性教育、人性化和解的执行方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市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宁杰介绍。
“民生大于天”,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工作重心。市中院院长茅仲华表示,两级法院将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着力增强司法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法院执行工作稳步提升,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来源:《镇江日报》2014年5月12日 法苑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