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江两级法院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将人大对法院的监督评议作为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加强自身建设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为阳光司法打开一扇窗,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全市各基层法院纷纷通过法院开放日、专项评议、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活动,主动接受监督,法院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延伸和拓展。
中院:人大代表“见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形式很好,通过媒体架起法院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扩大审判工作的知晓度”。今年4月,应邀参加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的省人大代表陆鸣岗给出“点赞”。
今年以来,镇江中院针对社会热点,主动设置议题,先后就“消费者维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打击毒品犯罪”等内容,结合典型案例,召开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扩大法院工作影响,主动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积极做好代表联络工作,先后邀请省、市、区人大代表128人次参加新闻发布会,为代表们准备好新闻发布会背景材料,及时收集、整理、反馈代表意见和建议,以满足人大代表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需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大代表们对法官在发布会上表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职业素养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此举增进了对法院以及法官工作的认知,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代表们还表示将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审判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公正司法的合力。市中院还在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试水”,在对法院开展“公正司法专项评议”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润州:效能测评“三连冠”
“润州法院的残疾人诉讼服务联络站和无障碍法庭,为全省首家,对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整个社会的稳定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法院的特邀监督员,市人大代表、市残联理事长印明对润州法院工作主动提出表扬。今年5月底,润州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对法院司法便民工作进行了视察,得知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扩容和执行指挥中心即将竣工后,副主任罗秀龙用了“新典型、新亮点、新气象”来评价。
自2011年以来,润州区人大对全区27个政府工作部门、垂直管理部门和“两院”效能建设进行测评,润州法院连续三年排名第一,被评为2011-2013年度机关效能建设人民满意优秀单位。党组书记、院长岳益民表示,下一步将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进一步提升法院的效能建设水平。以公开促效能,完成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建设;抓管理强效能,规范内部规章制度和执法办案流程;转作风提效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司法便民的实效;认真接受人大监督,进一步规范审判执行工作,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丹阳:司法公开赢得理解支持
7月16日,丹阳市人大代表郭晓燕第一次走进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好奇地点击着互联网上法院的案件查询系统,观看庭审直播录像和裁判文书。当她得知丹阳法院在2013年审执结12693件,今年上半年又审执结5820件,同比增长9.96%的时候,不禁感慨地说:“第一次直接与法院打交道,我感觉到法官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确实不容易。今后会更加支持法院的工作,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
在抓紧抓实审判工作的同时,丹阳法院坚持以公开促规范,以公正树公信,精心打造全流程、全领域“阳光司法工程”,加快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今年以来,该院已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生效裁判文书740篇,在网上开展司法拍卖15次,开展网上司法拍卖的相关经验被江苏省高院信息刊载,该院近日被省高院授予集体一等功。
丹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可可代表对近年来该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
扬中:代表参与执行效果好
今年6月,扬中法院院长汤国生带队到油坊镇,与该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黄克良、镇长陶建国以及部分人大代表座谈交流,“面对面”答复人大代表对法院执行工作提出的议案。他表示,执行工作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法院将不断总结反思,创新执行工作机制,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
何某欠王某4万余元一直不还,对执行干警态度强硬。该院邀请市人大代表、优秀调解员、八桥镇红光村党委书记傅德利协助本案的执行工作,在了解案情后,他立即拨通了何某的电话,经一番劝导后,何某当场给付了3万元案款,余款1万余元也承诺于一周内付清。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职能优势,建立法院和代表联动协作的工作机制,扬中法院在破解“执行难”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开发区、丹徒:阳光审判带来阳光效应
“审判员仪表端庄、作风严谨、庭审驾驭能力强,审理案件水平高!”人大代表朱元兵参加完开发区法院一起拆迁纠纷案件的庭审后,欣然在《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意见表》上认真填写自己的评议。
“这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监督。”省人大代表、丹徒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何春华在丹徒法院旁听完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的庭审后认为,旁听庭审不仅能让人大代表对法官的日常业务工作有一个最直接的了解,而且能将在旁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法官面对面地交换意见,从而促进审判质量不断提高,对公正司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让我们的庭审置于更多的公众监督下,对我们法官来说也是无形的压力。”丁卯法庭庭长吴茜表示,将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其他公众对庭审提出的评议意见,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提高,使每一项审判活动都能真正经得起检验和推敲,真正实现“阳光司法”。
2013年年底,该院以96.97的高分在新区人大工委开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专项评议工作中名列12家单位之首。丹徒法院连续两年被丹徒区人大常委会表彰为效能建设优胜单位。
来源:镇江日报 2014年8月4日法苑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