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播报

镇江日报:全市法院2016年知产案件“量增质升”
  • 发布时间:2017-04-26 00:00

    今天是第17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6年度镇江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介绍了去年镇江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总体状况。新闻发言人表示,与前年相比,我市知产案件不仅数量翻番,案例的社会意义也日益广泛,对打造诚信社会、以创新驱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据统计,2016年,我市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392件,同比增长65%;审结408件,同比增长103%;结收案比104.8%。这其中,“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商标专用权案”入选中国法院2016年度知识产权纠纷案例,“LV公司不正当竞争案”被选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论坛案例。“银联案”被评为镇江十大优质案件及市法院2016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权利人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无形价值,维权意识显著增强以及市场自身的调节力度不够导致了知识产权案件的大幅上升。同时,新类型案件也呈现多样化,从以往的数据看,外观设计及实用新型纠纷专利案件占比较多,如今,发明专利案件占比明显增加,如“母线规格自识别及铆点规划系统及其运作方法”发明专利,“热压型强化木地板以及热压机的上模钢板”发明专利等,此外,知产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审理,对审判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锻炼了审判团队的综合司法能力。

  为便于群众参与诉讼,进一步提升审判工作质效,市中级人民法院针对镇江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需求,整合审判资源,联合丹阳市知识产权局共同设立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丹阳)巡回审判庭,目前,诸如此类的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全国共9家,其中江苏仅2家,镇江地区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的建立是镇江中院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有益尝试。审判庭的建立前移了审判一线阵地,拓展了审判权运行半径,打通了司法和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针对知产案件技术事实认定难、技术比对难的特点,法院邀请学者、技术专家,辅助查明技术事实,进行技术特征比对,为法官判断是否落入权利保护范围提供专业意见。此举在攻坚技术事实瓶颈的同时,保障了案件公平公正审理,促进定纷止争。

  为更快、更好地保障和实现权利人利益,针对较为复杂的商标权、著作权类知识产权纠纷,镇江中院创新工作思路,加强诉讼与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效衔接,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分别会同镇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镇江市版权局发布《关于建立商标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的规定》以及《关于建立著作权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的规定》。这是镇江中院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模式的有益探索与尝试,旨在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中的独特作用,降低诉讼成本,增强纠纷解决效力。如在三面向公司诉中小网络公司侵犯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关联案件中,镇江中院邀请版权部门。为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有效化解民商事纠纷,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镇江市仲裁委员会共同组织召开“民商事仲裁司法审查工作座谈会”,就当前仲裁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就建立仲裁与司法沟通联席机制达成一致意见,通过研讨统一认识和裁判标准,进一步发挥好仲裁在化解民商事纠纷中的作用,实现司法与仲裁的良性互动。

  此外,市中院还会同市知识产权局、检察院、公安局、工商局等多部门在万达广场进行了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热心为前来咨询的群众答疑解惑。参加《镇江香醋保护条例(草案修改稿)》座谈会,就如何避免集体商标与地理标志产生权利冲突提出了相关法律建议。该条例的制定进一步加强了镇江香醋集体商标及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力度,对促进镇江香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继承和弘扬镇江当地非物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2017年4月26日镇江日报第09版:法治周刊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