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中院立案庭速裁组共受理速裁案件892件,其中新收案件875件,结案877件,年度结收案比为100.23%,结案率为98.31%,速裁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24.80天,法官人均结案为320.5件,有效实现了简案速裁快审目标,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审判质效。
系统布局架构 有序推进速裁
市中院2019年10月成立立案庭速裁组,采取“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工作模式,组建了3个审判团队,专门负责全市二审民商事简单案件的速裁快审工作。目前,市中院速裁组配备员额法官4人、法官助理3人,书记员5人。自速裁组成立以来,市中院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坚持制度建设为统领,搭建起了全市民商事简单案件速裁工作的“四梁八柱”,为推进速裁工作提速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市中院制定《关于全面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和速裁工作的意见》,初步明确全市法院适用速裁快审程序的案件类型、团队建设模式、案件审理要求等,为全市法院开展案件繁简分流和速裁快审工作奠定基础。2020年,市中院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和速裁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的适用范围、甄别标准、分案机制,并对案件速裁快审的繁简对接机制、审判流程指引、裁判文书制作等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在速裁工作的技术支撑、人员保障、配套考核等方面作出了更全面的规划。全市法院民商事简单案件速裁工作在总体架构基础上有序向前推进。
建立繁简标准 简化审理程序
2020年,市中院出台《镇江市两级法院民商事简单案件立案甄别相关流程及标准(试行)》。在分案标准上,综合考量案由、诉讼标的、诉讼请求、诉讼主体情况、诉讼证据、法律关系、案件矛盾、类型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等因素,制定了全市统一的繁简甄别标准和分流规则,并列出了简单民商事案件类案清单。在分案流程上,引入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建立了“系统甄别随机分案为主+人工甄别指定分案为辅”的分案机制,有效提高全市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效率。同时,建立简单案件单向退出机制,确保不适合速裁快审的案件能够及时退出,减少案件流程转换间的时间损耗。
简化速裁案件审理程序。2020年,市中院先后制定了《关于基层法院简单民商事案件速裁快审标准化流程指引(试行)》《关于二审简单民商事案件速裁标准化流程指引(试行)》等文件,为全市两级法院简单民商事案件速裁快审工作提供流程指引。从案件分流、审前准备、开庭审理、程序转换、裁判方式、庭后评议、文书制作、宣判送达等方面对民商事简单案件的审理流程进行了标准化规范,有效解决了全市民商事简单案件在速裁办案中程序不明确、不规范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了法院审判资源,提高了案件速裁效率。
探索文书简化 明确职责分工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民商事案件速裁工作的质效,市中院在2020年还制定印发了《速裁案件文书简化样式参考》文件,为速裁案件提供规范的裁判文书简化样式,保障速裁审判团队在案件事实梳理、裁判文书制作上更加方便、高效。针对实践中基层法院常见的买卖合同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劳动争议、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离婚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等7类一审简单案件制作了要素式判决书样式;针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简单案件制作了表格式判决书样式等。
此外,为进一步细化速裁团队中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各审判角色高效配合,提升速裁团队整体工作质效,实现“1+1+1>3”的工作效果,市中院印发《速裁组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工作职责(试行)》文件,明确速裁组员额法官11项具体工作职责。特别是针对实践中法官助理、书记员工作职责不清的问题,明确速裁组法官助理主要职责为从事审判辅助“业务性”工作,并列明法官助理13项具体工作内容;明确速裁组书记员主要职责为从事审判辅助“事务性”工作,并列明书记员11项具体工作内容。立案庭速裁组在该文件的指引下,分工明确、配合得当,团队工作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今年,市中院立案庭速裁组将在既往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审判理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脚踏实地、秉公办案,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不断跑出镇江法院案件速裁工作的加速度。
来源:镇江日报2021年1月21日,第09版:法治周刊,通讯员:常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