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饱蘸春风绘蓝图
-
——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荣立集体一等功纪实
-
一个辖区13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万,算是“袖珍”行政区的法院一年办理案件7000余件,化解矛盾上万余起,三年内连续获得48项国家和省级荣誉表彰。连续获得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优秀法院、集体一等功、江苏省文明单位……,2011年5月,中共润州区委专门下发文件,号召全区机关深入开展向区法院学习的活动。这样一个“袖珍法院”跻身一流法院的奥秘在哪里,润州法院院长吴猛给了这样的回答:“法院工作必须找准定位,干事创业、能动司法、主动作为,有为有位,具体来说,就是围绕全力化解矛盾,狠抓第一要务;主动服务大局,落实政治责任;队伍强基固本,强化司法能力;条线争先创优,激发干警活力”
新时期,新招数,化解矛盾显身手
2007年底,曾荣膺“中国优秀青年卫士”、最高院模范法官、镇江市人民奖章获得者,原市中院审监庭庭长吴猛走上润州法院领导岗位。此时,润州区正面临“南城北水”、“京沪高铁”“沪宁城铁”等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伴着镇江跨越发展的步伐,润州区由原来的城郊区一跃成为新镇江的主城区。
机遇与挑战并存,处于发展期的润州同时也面临矛盾凸显期。扎根基层、关口前移,群众工作做细做足,努力在“调”字上下工夫,在“和”字上做文章,在“了”字上求效果。这是吴猛对做好涉诉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的要求。
“确认调解协议效力……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因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刚经历一场交通事故的李夏枉看到润州法院司法确认决定书上的这句话,心里彻底踏实了。今年3月底,就在最高法院公布司法确认程序司法解释的同时,润州法院已经开始向当事人出具司法决定书了。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200余例,这200余例民事纠纷在进入司法程序之前便已化解。
七里甸街道主任黄昕刚刚从润州区五州山村诉讼服务联络站揭牌仪式上返回,回头又和几个社区联系“一村(社区)一法官”的事宜。“在润州,每村(社区)都设立诉讼服务联络站,做到一村(社区)一法官,确保最大限度在诉前化解矛盾,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副院长马力介绍。
自2008年以来,润州法院先后与辖区46家单位建立和谐共建关系,设立8个巡回审判点,5个专业审判庭,针对企业、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等开通诉讼绿色通道…… “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维护军人权益合议庭”、“维护消费者权益合议庭”等在镇江率先挂牌工作,三年来,仅仅这两个巡回法庭就解决纠纷3000余起,把大量的案件挡在了法院大门之外。
不就案办案,不做适用法律的冷漠机器,而是将当事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处处表现人性关怀和人的主体地位,这是该院“情为民系,权为民用”的一贯宗旨的体现。党组班子要求干警将司法为民的理念深植于思想,进行角色的换位思考,从内心深处体谅、关心、爱护当事人,把当事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因此,才会有被执行人也能拿到执行款,才会有法官经常收到败诉方送来的锦旗……
新城区,新思路,服务大局展风采
“杜绝机械办案,防止单向办案,提倡办案调研结合,把办案和全区建设结合起来,争取办案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吴猛经常向办案法官谆谆告诫。在京沪高铁施工中,某施工方欠下供货方132万货款,供货方起诉后,润州法院立即组织精干力量进行调解,从立案到结案仅用了8天时间,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润扬国际商贸城作为2009年中国工业品博览会主场馆,在距开幕3个月前,供货方和施工方同样发生了货款纠纷,工程陷于停工,案件起诉到法院后,院领导亲自参与调解,11天后,双方握手言和,工程顺利完工,博览会也如期举行。
针对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肆虐,2009年该院在润州区经济开发区和民营经济开发区设立法官联系企业工作站。同时在全区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帮助和支持企业依法改善管理、规避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截止今年4月,该院已经举办各类经济法制讲座50余场次,发放资料8000余份,审查企业合同2000余份,化解劳资纠纷100余起,为企业挽回直接和间接损失1亿余元。
为服务大局制度化,该院专门出台了《服务全区经济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审理工程项目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同时刊发《服务全区经济建设大局专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加大司法调研力度,三年来共发出各类司法建议80余份,撰写情况反映100余份。镇江市市长刘悍东以及市人大领导多次对该院工作作出批示。感受润州法院法院近年来的变化,区委书记庄兆林这样评价:区法院紧紧围绕区委中心任务,敢挑重担,扎实工作,积极作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课题,新办法,党建文化见成效
“党的建设是队伍建设的根本,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是法院开展工作的动力源泉,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对党建工作提出新的课题,要做好载体和结合两个方面的创新,“红色课题”党建品牌的确立正呼应了最高院的工作要求”。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董友洪这样解读当前法院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的新课题。目前,该院的“红色课堂”党建作为经验已经由区委在全区推广,人民法院报两次作了专题介绍。
“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出差在外地的法官小吴收到了法院的“510”(我要廉)短信平台的提醒。小吴告诉记者,润州法院的干警在上班之前都会收到由“红色课堂”发送的各种类型的短信,不少每一条短信成了一堂微型的党课。为将“读书思廉、档案记廉、网坛论廉、环境育廉、文艺养廉、谈心保廉、会议讲廉、共建促廉”—— “八廉”教育做实做深,该院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加大信息化建设,架构起“红色教育”数字化课堂,网络和手机成为润州法院党建的一个新载体。
“党建手机卡”每天定时发送党建手机报;“手机党支部”利用手机为支部党员提供党务服务……润州法院68名党员信息情况都统一录入短信平台数据库,通过不定期编发知识型、警戒型、服务型和祝福型信息。“党建网”上,有“党的基本知识”、“党建动态”、“主题活动”、“时代楷模”、“党风廉政”、“党务公开”、“心得交流”、“在线视听”、“结对共建”等9个版块,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随时随地选择学习。
做好党建和审判的结合比创新党建形式更重要,“在办案中学习,在学习中办案,骨头案、钉子案都交给党员去完成,切实为全院干警树立标杆,从而发挥党建在队伍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副院长、党总支书记杨克勤说,同时他还做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党员就是带头人,党员就是安全员,党员就是质检员。”
该院法官中党员占到了90%以上,支部建到了所有的庭上,庭中和支部由党员法官组成“红色班组”和“党员先锋岗”,把最难办的案件、最难做的工作、最难处理的问题交给党员去完成,切实为全院干警树立榜样。在“党员先锋岗”旗帜的引领下,全院形成人人争当“审判质量优,办案效率高、司法形象好”的办案标兵的氛围。自从2010年,该院均衡结案指标排名位居全市第一,人均结案数、上诉率、案件调撤率和案件执结率等重要指标数据均位居全市前列。法官绩效排名的前20名无一例外的全是党员,全院均衡结案率全市第一,其他审判绩效指标均名列前茅。民一庭支部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和谐司法示范岗”。
2011年是该院党建工作围绕“一推双提”与“思源”教育活动,组织全院干警紧紧围绕“推进党建工作全面开展,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效”的目标任务,“以公正引领审判,让廉洁成为习惯,把为民作为根本”为主题,进一步打造“红色课题”党建品牌。5月28日,基层法院党建工作创新交流研讨会将在润州法院举行,来自最高院、学术界以及省内多家法院共同研讨交流“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经验做法,最高院有关领导对该院党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新队伍,新形象,争先创优竞风流
2010年10月6日,来自全国80余名法官、检察官走进润州法院,参加该院选调法官考试。他们被一座江南园林与法治理念交相辉映的“启园”所吸引。这是润州法院精心构架的全省首家法制道德教育基地——启园。最高院宣教部部长董文濮曾两次前来视察,对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廉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启园也成为市区两级30多家单位的共建基地,该院也被评为全省法院文化示范点。2011年,该院文化建设二期工程法治文化广场开工建设,必将会为该院的文化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化建设是润州法院拉动队伍建设的另一只“引擎”,组织全院干警开展法院精神大讨论,确立润州法院精神,明确“公正勤廉、文明和谐、务实创优”院训;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开辟文化长廊,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建立文体活动室,丰富干警业余文化生活,完善图书资料室,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成立摄影创作小组,用镜头记录法院火热的生活,彰显“法正风清人和”主题;整理出版了干警们创作的书画摄影作品台历、挂历、画册,用于学习交流……
来自甘肃的选调法官张举栋经历了人生的几个第一次:第一次在异地生病,肾结石疼痛难忍,副庭长姜滨将熬好的热汤送到病房;第一次在他乡过春节,全庭同志争相邀请他吃团圆饭;第一次在镇江过集体“情人节”,院长吴猛风趣地感谢他们对情有独钟、情系润州法院。另一名选调法官刘艳飞的孩子也在党组的关心下顺利迈入镇江实验学校。院党组的人文关怀,如同巨大的磁场感召着每个人的精神,激活了法院的内在活力,不仅仅让新来的干警倍感温暖,它也让全院干警都感受到自己是润州法院大家庭的一员。
“一个岗位一份责任、一个部门一面旗帜,各项工作上台阶、有位置,才能创名副其实的一流法院”,院党组对各部门和全院干警提出这样的要求。
邀请陈燕萍前来座谈,围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活动,扎实开展司法作风建设活动;围绕公正廉洁司法,开展“廉洁司法示范庭”争创活动;围绕司法保障,开展创建全国标兵警队活动;围绕青少年维权,开展创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围绕解决和克服“执行难”,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意识已深入人心,争创工作有力增强了全院干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激发了干警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热情。从党组到普通干警,从老同志到新干警,从审判一线到综合部门,无不把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作为自己各项工作的目标。全院争优创先意识空前高涨,掀起了“人人争当部门先进,部门争当系统先进,全院争当全国先进”的奋发进取的热烈浪潮,人人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已蔚然成风。全院形成了有机整体,各项工作领导有方、组织有效、落实有力,基层基础建设、诉调对接、信息化、法警、调研、宣传、档案等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佳绩连连。
润州法院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带出了一支深得群众称道的法官队伍,广大干警和法院在社会上树立起全新的形象,涌现出最高院一等功、改革开放三十年润州骄傲人物周忠、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镇江市十佳勤廉干部姚维新、镇江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赵江、镇江市三八红旗手孙彩萍、“感动润州”人物孙国根等一大批优秀干警。2011年,在全区44个单位社会测评中,法院名列前茅。
百舸争流,千帆竞渡,时不我待,勇立潮头。紧扣时代脉搏,将荣誉和成绩视为鞭策与鼓励,看作不断开拓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在更高标准争一流,更大范围争位次,更高层次争荣誉。他们——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在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中步伐坚定有力。
来源: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
上一篇:谏壁法庭:小法庭大作为
下一篇:开发区法院:“司法亲民”点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