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文化 > 创先争优

做一名合格的员额法官为司法改革添彩
  • 发布时间:2017-08-01 00:00

 

     7月20日,我观看了央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四集《维持社会公平正义》,该片从保证公正司法、加强政法队伍、维护人民利益、提高司法公信等多角度全面展示了司法改革之路。讲述了司法责任制改革如何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顽疾,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如何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让公平正义阳光照进人民心田,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实效。观看此片后使我倍感鼓舞,振奋人心。

   回顾我在法院25年来的经历,感慨万千。刚进法院时就有法院要改革的议题,但每年都传在耳上,说在嘴上,看在纸上,就是不见动真格的行动上。不过法院也经过了精减人员到扩大审判队伍这样的改革,我就是充实法院队伍一员被改革进来的。不过那只是形式上的改革,真正触及到体制和机制的灵魂深处的改革,只有这一次是真正的,实实在在落实到了实处。我体会到了喊了多少年的“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顽疾终于得到了消除,说了多少年的“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终于变成现实,盼了多少年的“保障法官权益”愿望终于得了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到了实处。

    审理案件不再那么有障碍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目标实现了。现在办案不再象之前那样,层层汇报,件件审批,领导签发。审判人员不是主观能动性上在办案,而是案件审理的一个工具,上面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上面叫怎么判就怎么判,根本没有决定权。而现在的案件由合议庭说了算,由承办人最终负责,意见明确,责任清晰。办起案件来顺手多了。

    打招呼说情、过问案件的人明显不敢了、收敛了,法官的待遇提高了,工资涨了,保障有了,后顾之忧解决了。因此,我们作为员额制法官,我们没有理由喊冤叫屈了,没有理由埋怨叫苦了,你不干可以自愿退出员额,没有人强迫你做,解决了我们法官内部的公平公正问题。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司法体制在进步。我作为离退休年龄不远的一名员额法官,庆幸赶上这班司法改革的列车,我将用我有限的在岗时间,使这趟列车开得更快。我决心做到:

    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信念跟党走。司法改革是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得以实现的,是在适用司法规律的顶层设计下得以实现,是在法院系统全体人员共同如努力下得以实现。因此,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高昂的改革热情,旗帜鲜明的拥护改革,投身改革,点赞改革,为法院继续完善改革的后续任务出力出汗。

    二、案件不少办,任务不减半。在改革前,按照以往的通常做法,临近退休的人了,上班只是混混而已,有的甚至连班都不上了。但现在情况不同了,进入员额制法官,不但要上班而且要办案,其数量和质量均与在岗的要求一样,因为实行员额制体制,一个萝卜一个坑,绩效考核不过关就要被淘汰出局,就要退出员额制。要想得到改革的红利,就要为改革付出劳动成果。因为员额制法官不是养闲人的地方,想混日子是不行的。所以,我一定做到,我也能做到与其他法官一样办案,数量不减,任务不少。目前为止今年已审结案件90余件,今年剩下来的时间还要审理80余件,而且案件的难度、复杂程度明显比以往来的大。作为一名从事审判工作时间较长的一线办案人员,应当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因此,多办案、办好案、办一些疑难复杂的案件是我的应有之举。你办案时间那么长,审理的案件那么多,疑难复杂的案件你不办让谁办?难道让那些刚进法院时间不长的入额法官办吗?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我在民一庭一直审理让人人深感敬畏的民间借贷案件。在近来的五、六年里,审理各种一、二审借贷案件近千件,没有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上级法院发回或改判的,没有因案件多,压力大人为造成久拖不决超长期积案,也没有因为判决不公导致当事人长期上访緾讼的。虽然取得一点成绩,组织和领导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觉得,审判知识、审判能力是从法院学到的,应当用于法院,服务于法院的审判。为领导分忧、为审判减压,为当事人解难,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公平正义,是一个面临即将退休人员为改革添彩、为法微增辉的应尽义务。

    三、做一名干净、廉洁、合格的员额制法官。廉洁问题一直是我们法院内部最敏感的问题,多少年以来,违纪、判刑、坐牢的审判人员虽然是少数,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违法违纪的事应引起我们的警醒,从葛华平、孙平、孙红星到施苏扬、韦兴进,再到裔明根,活生生的反面典型,教训还不够深吗?他们的影响和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不知道要用多少正义的判决才能挽回这种负面影响,不知道要用多少正义的努力才能洗刷这种耻辱。因此,每一个从事审判的员额制法官必须将办案廉洁放在第一位,从案件接手到宣判结案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谨惕,不论谁打招呼,不论谁说情,在我这里都不能过这一关,坚决守住法律底线,这是我的承诺,也是我的誓言。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