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路过镇江新区大路某村,看到曾是我案件的当事人、89岁的王奶奶坐在自己屋门前安详地晒太阳,心里顿时涌起一股职业的自豪感。
年逾9旬的王奶奶,因儿子李某长期不予赡养而起诉至法院。2012年9月,法院判处李某支付王奶奶5年的赡养费3500元。谁知,判决生效后,李某仍然不予履行。王奶奶无奈,同年12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接案后,我带着我的法官助理立即赶赴李某住处。一路上,我满脑子考虑着案子是不是能够顺利执结。到了被执行人家里,使我大吃一惊:家里除了一台破旧的电视外,再没有一件现代化的家电了。李某不在家,我们到村委会了解情况。村干部直摇头叹息,颇显无奈地说,李某是村内有名的赌徒,欠债无数,老婆为此离婚。村干部曾多次劝解,根本没有任何效果,哪有钱养老母啊!
听到这种情况,我想,必须尽快找到李某本人,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村干部协助下,我们找到了李某。为了加强效果,我们请来了村干部、李某的亲友邻居一同到场。此时的李某显得无精打采,对我们的劝解和宣讲也显得无动于衷。到过他家后我深知,即使强制执行也,根本没有可执行的东西。怎么样才能即圆满的达到执行结果,又能实现较好的社会效果,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看到李某的这种表现,我们并没有灰心,而是动情地向他讲述王奶奶一人养育他并给其成家的艰辛。看的出来,李某有所触动。同时,我们坐下来就像朋友那样的劝解他:“作为一个男人,就应该像个男人的样子,担负起养家和赡养母亲的责任。像你这样只知道狂赌,输得家徒四壁,债台高筑,落得老婆离婚,老娘不养,自己就能安心?”在我们苦口婆心地说服下,李某一直蹲在地上低垂着头,几次要哭出来。最后,他终于承认了错误,并表态保证明天就借钱给其母,先让老人放心。
第二天下午,李某果真将3500元人民币交到我手里。并对我说:“就凭你们法官的真情实在,我说什么都不会再赌了。今后一定努力挣钱,给母亲一个幸福的晚年。请转告我妈,我以前对不起她”。
今年初,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来到王奶奶所在的村委调研,问起王奶奶的事,村干部回答说:“李某确实不再赌了,还找了份工作,母子关系也改善了很多。真得谢谢你们法官啊!”听了这样的话,我无比欣慰,我的工作没有一执了之,而是帮助了一个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
上一篇:谣言止于法律
下一篇:坚持,为了那份殷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