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院文化 > 先进事迹

护法使者 恪尽职守——争当百姓满意的人民法官
  • 发布时间:2016-05-17 00:00
 
    他是一名在基层法院一线默默奋斗了27年的“老法官”,审结各类案件数千件,无一错案;他多次被市级机关评为“镇江市最满意的政法干警”,4次荣立三等功,5次被市中院授予“文明法官”称号。于2003年被市政府授予“镇江市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又被评为镇江市第三届“十大法治人物”,他就是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郭德文。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他司法为民、无私奉献,坚守春风化雨的法治信念是分不开的。
 
    2007年2月,郭德文被任命为丹徒法院行政庭庭长。此时的行政庭,审判力量不足且人员结构老化。随着近年来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行政案件数量也逐年增加而且疑难复杂程度加大。面对这种案多人少的局面,他主动承担绝大部分案件的主审工作,亲力亲为,常常白天开庭,晚上加班研究案情,撰写法律文书。
 
    有这样一起案件,被央视《今日说法》栏目跟踪报道,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吴某诉民政局要求更正婚姻登记信息一案。因为两人结婚时,吴某的丈夫未到法定婚龄,于是就拿了哥哥的身份证去办理了结婚登记。如今二人因感情不和要离婚却面临极大的困扰,吴某多次与民政局、镇政府等机关交涉,历经3年之久,均未能得到妥善处理。无奈之下,吴某将民政部门诉至法院。此时,老郭病情正重,他不顾院领导的劝阻亲自担任审判长主审此案。妻子没有办法,只得百般叮嘱:“一定要按时吃药,早点回来!”通过大量的庭前准备,在查清事实后及时做出了判决。整个庭审持续了近七个小时,全程网络直播,临近结束的时候,他已感到非常疲惫,硬是用手撑着审判台坚持到庭审结束。正是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高超的审判技能和真诚的感情付出,郭德文让这起长达三年之久的“难离婚姻”得到圆满解决,让每一位当事人带着对法官和法律的信任走出法庭。该案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且本案的判决书还荣获了2014年全省优秀行政裁判文书一等奖。
 
    就是这样废寝忘食的工作,最终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和脑梗塞。在医院探望他时,老郭的爱人既心疼又埋怨,“别看老郭在外面生龙活虎的,一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累的一句话都不愿多说。我多少次劝他注意休息他就是不听,身体能不累垮吗!”同事们听了这些都打心眼儿里尊敬他。
 
    老郭不光工作拼命,他学习的劲头也是出了名的。从事审判二十余年,身兼审委会委员、庭长、高级法官于一身,完全可以不参加业务考试,而他却坚持学习,年近50岁还通过了司法考试。他不光学习业务法律知识,还会研究因工作需要的其他领域。2003年9月,按照省高院的要求,丹徒区法院要在6个月时间内建成局域网,实现与省市法院的三级连网。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急迫的任务,需要能力特别突出的人来负责。郭德文同志主动请缨,表示能胜任这项工作,搬起办公用品便到网络室开始工作。网络方面的知识是一无所知,他就从零开始学习,遇到不懂的就查阅资料,然后不断练习。为了让网站做的美观,他还翻阅了网页设计和美学的专业书籍进行研究。最终我院的网络建设以高分通过验收。从接手网络工作到全部完成,老郭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比省高院规定的时间整整提前了4个月。两个月间,老郭放弃双休日,加班加点,每次远在苏北农村的老母亲打电话过来都是在加班。老母亲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老想着你那工作,啥时候想想你自个儿的身体?”他的心整个都扑在工作上,但他自己,却是远方的老父亲和母亲最大的牵挂。老郭每次都愧疚地安慰母亲,忙过这阵就回去看他们。
 
    老郭爱学习、敢创新,这种优良品质耳濡目染的影响着我们年轻干警。作为庭长,他坚持严格自律的同时,还时刻不忘关怀我们年轻干警。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老郭的一言一行深深感动着我们,也使大家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通过平时的审判积累以及和行政机关的交流指导,老郭收集了大量资料,分析发现辖区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他主动向政法委请示,有针对性的对辖区行政执法机关及执法人员进行授课指导。近三年来,他利用办案之余撰写了行政指导课题著作20余篇,专题授课42场近5000人次,个案指导近600余次,司法建议50多条,涵盖了40多个部门机关和乡镇政府。针对涉及劳动保障、工伤认定以及违建拆除等极易引起群众不满的执法领域,他还开通了个案指导的绿色通道,通过邮箱、电话、QQ微信等形式及时答疑解惑。
 
    有一次老郭躺在病床上还不忘拿着电话指导工作,电话一打就是两三个钟头,惹恼了在一旁照顾他的儿子,要把他的手机没收,他却这样解释:“人生得失,绝不只是加减乘除得出的简单算术,更是精神的富有和高贵。我是一名法官,一辈子可能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能在有生之年,深入基层,深入百姓,能够因为专业技能和竭诚服务百姓做点事,我感到心里很充实。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嘛!”
 
    正是因为他不懈的努力和多年不计回报的付出,让我区行政诉讼案件数一直处于全市较低位置,没有一起因行政执法和行政诉讼审判不当案件引发重大社会问题。在老郭的心中,他时刻把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审判机关视为法律命运共同体。没有强有力的执法活动保障,单凭审判机关化解矛盾纠纷就成了杯水车薪。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他将行政审判的延伸工作做到了极致。只有强化了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才能更好的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才是我们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
 
    来源: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