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镇江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暨镇江市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在镇江中院召开。市中院副院长刘宇玥发布2021年度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概况,市知识产权局局长翟春辉发布镇江市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此次发布会还通过江苏政法官方微博、镇江中院官方抖音、镇江民生频道视频号进行同步直播。
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776件,同比上升48.37%,有效发挥司法保护主导作用。一是立足审判要务,强化知产司法保护。严厉打击恶意诉讼、虚假诉讼行为,对于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情形积极运用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被告的违法成本,抑制知识产权违法犯罪。二是深耕理论研究,调研成果丰富。三篇裁判文书分别荣获全省法院优秀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假冒3M口罩案”入选最高法院年度知识产权五十件典型案件。三是完善诉调对接,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前调解工作,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第七届全市商标疑难案例研讨会暨商标保护知识培训,提升镇江商标类案件行政执法能力和矛盾纠纷化解水平。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地方特色经济。及时公布典型案例,深入热门商圈开展法治宣传,增强群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注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继续落实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要求,探索完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适用机制和举证妨碍制度,加强与工商局、侨联等部门及其他有关社会组织衔接联动,形成知产保护合力。定期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加强对涉及中医药、民间文学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老字号等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深化与检察院、公安局、市场局、侨联、工商联、行业协会等多部门的联动机制,规范知识产权诉讼秩序。为更好地展示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成果,今年由市知识产权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版权局五部门联合组织开展2021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件评选活动。经过案件推荐、案件初选、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环节,最终评选出十个典型案件。
1.市公安局推荐的“特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名表)案”;
2.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荐的“假喜利得不正当竞争案”;
3.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推荐的“我市首件涉外专利侵权纠纷裁决案”;
4. 市人民检察院推荐的“假冒注册国际知名品牌化妆品商标案”;
5.市新闻出版(版权)局推荐的“复印教材侵犯他人著作权案”;
6.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推荐的“侵犯伊利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7.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荐的“元致亨商标之争案”;
8. 市公安局推荐的“淘宝直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9.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荐的“未经许可不得在店铺门头使用他人商标案”;
10.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推荐的“旦阳眼镜vs丹阳眼镜直通车商标侵权案”。
镇江中院新闻处处长孙彩萍主持发布会,民三庭庭长王成瑶回答代表、记者提问。部分市人大代表以及新华日报、江苏广电等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