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调解员王国梅:近三年物业纠纷调解成功率达80.5%
  • 发布时间:2019-12-30 09:5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物业服务已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物业纠纷也在日益增多。近三年,丹徒法院共受理物业纠纷案件2267件,诉前调解成功1824件,调解率达80.5%,仅不到20%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讼累,节省了司法资源。

  这一串数据背后凝聚的正是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调解员王国梅的辛劳和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日前,省法院、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决定对一批在诉前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王国梅被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员。

  “法律知识是我们做调解工作的利器。”

物业纠纷的法律关系看似单纯,但引发纠纷的事由却多种多样,如房屋质量、环境污染、小区内人身及财产安全、违规停车、种菜饲养家禽等问题都能产生矛盾纠纷。为此,王国梅不仅认真学习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法官请教咨询调解过程中涉及的其他法律问题。就这样,原本的“法律短板”渐渐化为其所长,也实现了调解工作的“锦上添花”。

  “要在物业与业主间找寻平衡。”

在调解工作过程中,王国梅秉着“以人为本,源头治理”的理念,通过电话了解、实地走访以及面对面的交谈方式,对业主反映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类梳理研究。对于确属物业公司管理不当的问题,建议其严格履行合同,提高服务水平。对待特殊的困难户、大病户、低保户,她则会建议物业公司友情处理,充分体现社会关爱,司法温暖。这样的调解方式让双方当事人都很满意,赢得了业主和物业公司的一致称赞。

  “我们既是人民调解员,也是普法宣传员。”

王国梅说,在调解工作过程中,她发现业主普遍对相关法律知识不甚了解,所以她在办理每一件案件时都会通过释法的方式提高业主的法律意识,引导其依法理智的处理好与物业的关系。只有以合法合理的渠道进行解决,才能够在双方之间构建起良性的沟通方式,避免加剧业主对物业的不满,持续拒交物业费,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生活质量。

  “要紧跟新形势,创新工作方法,丰富调解手段。”

  针对物业纠纷涉及小区和业主面广、量大的特点,为方便老百姓高效、快捷地处理好物业纠纷,王国梅通常选择早(7点)、中、晚(6点以后)的休息时间来调处纠纷,方便业主能在非工作时间前来法院处理案件。对于在外地工作的业主,她则会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进行沟通协商。她的兢兢业业也让越来越多的物业和业主信任她,从而握手言和。

  王国梅说:“我热爱我的调解工作,通过成功调解一起起案件,看见当事人一张张满意的笑脸,我更加坚定了做好人民调解员的动力和信心。在调解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努力前行,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zjfy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