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丹徒法院接连在辛丰法庭和宝堰法庭挂牌成立了驻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旨在将人大代表履职与人民法庭职能对接融通,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近日,两个法庭围绕工作室“协同解纷、接受监督、汇聚民意、代表履职”四大功能,常态化开展了人大代表联络活动。
围坐交流 汇聚民意
年后,两个法庭分别邀请代表们来到工作室进行集中学习和围坐交谈。法庭负责人向代表们通报了本年度法庭的重点工作,特别是代表联络工作的开展计划。代表们结合群众反映意见及自身工作性质,对法庭审判工作和党建文化等提出了新年新期望。
座谈中,大家还就进一步架好工作室这一桥梁,通过增强沟通联系,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尽一份力、添一道彩达成了共识。
旁听庭审 监督审判
3月8日上午,宝堰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该案涉及外嫁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以及承包期内人口减少(死亡)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丧失等问题。因该类纠纷在当地多发频发,为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化解一批、预防一类”的良好效果,法庭通过驻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平台,邀请了部分人大代表到场旁听,并在庭后进行交流座谈,听取代表们对妥善解决此类案件的意见建议。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他们合法权益应当得到维护!”“今天旁听的案件很有典型意义,让大家对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等相关规定有了更深的认识,之后要在工作中对农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代表们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并希望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更多地走进法院、了解法院,支持法院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参与调解 协同解纷
为充分发挥工作室协同解纷平台作用,提升矛盾化解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3月3日下午,辛丰法庭邰利明法官特邀两位镇人大代表参与一起离婚纠纷的调解工作。
殷某和张某相识于年少,成年后在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就登记结了婚。婚后双方又忙于打工谋生,没有共同生活,更加缺乏沟通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矛盾日益突显,张某曾两次诉至法院要求离婚被驳回。邰利明法官受理该案后,经查阅相关卷宗、向当事人核实情况,认为按照《民法典》婚姻编的相关规定,结合原、被告实际生活状态,可以确定两人感情已经破裂,应当准予离婚。
考虑到被告在三次诉讼中均未露面,为妥善处理双方矛盾,法官携手与当地居民较为熟悉的人大代表来到殷某家中,一同与其家人面对面谈心,充分释明有关法律法规,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希望家人能够代为传达,为后续审判结果打好当事人的心理基础。
下一步,丹徒法院将不断优化工作举措,切实增强联络意识,立足法院工作实际,听取代表们的宝贵建议,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充分发挥诉源治理、多元解纷等司法服务保障作用,为乡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付出应有之力。
上一篇:镇江中院与丹徒法院开展执行工作联合接访活动
下一篇:务工受伤无人赔 司法公正赢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