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警是人民法院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青年干警中,他们的工作性质也许不尽相同,有的在审判一线从事审判工作,也有的在综合部门从事非审判工作,还有的在书记员岗位上默默奉献,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他们的责任和激情,传递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火把。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丹阳法院举行了迎“五四”青年干警风采展活动。
法庭法官赵文杰:扎根基层的办案能手
2009年,赵文杰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后,就一直在后巷法庭从事审判工作,至今已审结各类案件1400余件,各项绩效指标都在人民法庭条线名列前茅。
该同志能够很快在审判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与其之前从事的书记员工作密不可分。赵文杰同志在2004年7月进入丹阳法院工作,最初在政治处工作四个月,后被调到民二庭工作担任书记员。在此阶段,赵文杰同志就特别注重向审判员学习驾驭庭审的工作经验、调解工作技巧,搜集各方面的审判资料,为其以后从事审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独自承办案件后,赵文杰同志更加注重自身学习、向审判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学习,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判工作方法。他在日常审理案件中,如遇到涉及当地政府的案件,就主动和庭领导一起去政府协调,沟通,将矛盾化解在源头,他审理的涉及政府的案件全部调解结案。如果遇到家庭赡养、邻里纠纷等类型案件,就深入群众,去田间地头现场办案,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次,他在审理一起邻里之间排除妨碍纠纷案时,通过庭审发现邻里之间积怨已深,就立即和当地司法所、村委会取得联系,了结了纠纷的来龙去脉,多次去当事人家里协调,最终化解了矛盾,使两家人重归于好。当事人将一面“心系法律,情系人民”的锦旗送到后巷法庭,对他的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表示了感谢。
2012年5月,在我院青年干警健康成长座谈会上,该同志毫不保留地向青年干警分享了工作心得:第一,在遇到法律适用难题时,要积极向身边经验丰富的老法官请教,这些在初任法官看起来的难题,在老法官那里也许早已有了处理对策;第二,要注重搜集上级法院的审判指导意见,归类装订成册;第三,对待疑难复杂案件要克服畏惧心里,认真分析证据材料,查明案件事实,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再分析法律适用问题;第四,在碰到难以协调的案件时,要积极向庭、院领导汇报,争取各方支持,达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赵文杰同志的工作业绩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认可,该同志连续三年被评选为“办案能手”,2009年起连续四年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2010年起连续三年被评选为丹阳市优秀公务员,2010年被镇江中院记个人三等功,2012年又被丹阳市市委市政府记个人三等功,并被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审判员。2013年4月27日,该同志被任命为后巷法庭庭长助理。
女法官孙志平:一直在传递“阳光”的正能量
从出生到求学再到就业,孙志平似乎一直与“阳光”有着扯不断的关联。出生于1987年的孙志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阳光年代;大学就读的是安阳师范学院,在学校担任校园广播站主播,在学校阅兵式、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负责解说,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展现阳光青春的学子风采;到了就业,她又来到了丹阳,从事的是体现公平正义的审判工作。
参加工作以后的孙志平,依然保持着阳光的工作心态,不断传递着阳光的正能量。1999年《南方周末》新年贺词中一句富有有诗情的措辞,很适合用于孙志平的工作描述:“阳光洒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中”。
办公场所内,她工作努力、谨言慎行、谦虚好学,嘴角总是挂着暖人的微笑,每一位当事人她都耐心热情接待,每一个案件她都认真负责办理,尽已所能用法律之剑来诠释公正与正义。
演讲台上,她仪态大方、端庄稳重,用动听的声音将大道理娓娓道来,将感人的一幕幕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大家面前,用她的真情感动着说服着每一位听众。在“喜迎十八大、扬清风正气”反腐倡廉主题演讲比赛中,她讲“清正廉洁是一粒幸福的种子,播种好了,就能开出一朵朵幸福的花儿,在芬芳了众人的同时也陶醉了自己”,在“天平在司法为民中闪光”的演讲比赛中,她讲“这双眼睛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祖母、外婆,还有普天下所有所有的母亲,她们在万般无奈时焦虑和求助的眼神”……她的演讲总能找到人们心中最柔软最温暖的归宿,并用或平静、或激昂、或低沉的语调毫不做作地向大家展示,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得到大家的肯定,在多次演讲比赛中名列前矛。
主持席上,她活泼开朗、反应机敏,参与主持了丹阳市人民法院2011年、2012年的新春联谊会,用她的热情给大家带来轻松与快乐。
生活中,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在今年的3.15学雷锋活动中,作为民兵组织一员的她,身着戎装与同事一起赴丹阳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陪他们聊天、为他们读报,她还细心地为老人修剪指甲,带去了春天的温暖。她,或理智或感性,时而文静时而活泼,展示着青年一代的朝气与智慧,展现着一名年轻法官的活力与社会责任感。
书记员王霞:在这里留下青春的足迹
从2000年7月被丹阳法院录用为聘任制速录书记员至今,王霞先后在人民法庭、民二庭、立案庭、民一庭担任书记员,转眼之间已在丹阳法院工作了十三个春秋。
书记员工作是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执行法定诉讼程序,完成审判任务,保证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等各项工作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多年的书记员工作中,王霞深知书记员职责履行得好坏,对能否如实反映整个审判活动的情况,对案件能否准确、合法、及时地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在哪个庭室,王霞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审判员及身边的同事学习、请教,目前已通过函授加自学的方式取得了法学本科学历;另一方面苦练基本功,经常通过打材料或听录音来训练自己的录入速度,确保自己的速录技能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准。王霞同志也从原先对书记员的工作一知半解成长为一名业务能力较强的老书记员。
近年来,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较为突出,这在民一庭表现的尤为明显,单靠工作日时间难以完成日常的书记员工作,很多事情需要通过加班加点来完成。这不仅需要很强的工作责任心,还需要较强的工作技巧。王霞同志在民一庭工作期间,表现了一个优秀书记员的良好素养:在担任案情复杂的庭审记录方面,不管案件多复杂,庭审时间多长,她都能坚持做好记录,并在庭审结束后及时打印交当事人签字,待这些都完成了才会离开。此外,王霞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当一个新案件拿到手,立刻做好一系列的庭前准备工作,比如打印应诉材料、安排开庭时间、送达当事人等等;没有安排开庭的期间,及时装订卷宗,白天来不及装订的,自觉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有效避免了越积越多、容易出错的现象。多年来,王霞同志担任书记员的每一宗案件,都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送达各类诉讼文书,准确详实地做好各种笔录,卷宗装订整齐、规范,成为了法官们值得信赖的好帮手,得到了法官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书记员,王霞也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关乎法院的形象,如果自己的司法行为不规范,影响的也会是法院的形象。为此,王霞没有将自己仅仅定位为案件的记录员,而是一直朝着做法官的好助手、群众的贴心人这个方向努力。在工作中面对当事人时,她总能以较好的修养、热情的态度来面对当事人,当遇到不是很了解法律程序或是对立情绪很重的当事人,她会耐心的给他们解释民事诉讼中相应的法律程序,热情的接待他们,告知他们享有的权利、义务。
十三年来,面对琐碎又费神的书记员工作,王霞任劳任怨,一直默默地、勤勤恳恳地工作,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赞誉。在院里组织的评先、评优工作中,王霞曾连续三年被院评为“优秀书记员”。
上一篇:丹阳 合力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
下一篇:丹阳 青年干警座谈畅谈工作感受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