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人大和人大代表监督职能,进一步推动司法公正,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满意度、获得感,按照2022年度丹阳市人大对公正司法专项评议活动方案要求,9月22日下午,丹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林丹如,丹阳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主任江小慧带领部分丹阳市人大代表,对丹阳法院相关工作进行专项调研座谈。
10位丹阳市人大代表首先来到丹阳法院丹北人民法庭,参观视察了法庭基础设施建设,询问了解了干警人员结构和审判工作等基本情况。
在随后的法院工作座谈会上,江小慧主任解读了市人大专项评议法院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各阶段工作要求,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凯从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平安丹阳建设、满足群众高品质司法需求、助力实现社会高效能治理、塑造新时代法院队伍新形象、持续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六个方面,汇报了2020年以来丹阳法院主要工作情况。
2020年以来,丹阳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3258件,审执结59239件。其中,受理各类执行案件24614件,结案23882件,执行到位金额109.15亿元;不断加大执行力度,移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11件,追究刑事责任15人;针对铁路购票系统存在的漏洞,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出司法建议,有力助推执行工作系统治理,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被省法院评为优秀司法建议;不断加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一起家事审判案例入选全省法院婚姻家庭典型案例,三起案例入选2021年度“镇江法院涉家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三年来,丹阳法院积极配合开展员额法官述职评议工作,员额法官向人大常委会述职60人次,覆盖率85.71%;不断加强代表联络工作,及时高效办理市人大代表和选民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市人大交办的各类信访案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办理完成人大代表和选民建议、议案共5件,办结率和代表满意率100%;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见证执行、参加座谈、视察法院工作等活动1000余人次。
期间,丹阳法院先后被江苏省高院记集体二等功、评为“全省优秀法院”。
听取了法院工作报告后,林丹如副主任充分肯定了丹阳法院三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林丹如表示,近年来,市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审判质效、不断促进司法公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对下阶段工作,林丹如强调,市法院要认识再提升,把自觉接受监督作为改进工作的契机,从内因出发,全面查找自身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标准再精准,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效再显著,突出效果导向,对发现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短期解决不了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盯住改,限期改。争取通过这次专项评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评议组在认识上,要将专项评议与助力法院工作结合起来;在整改中,要将找问题和找办法结合起来;在成效上,要将评议结果与有利于推动法院工作结合起来,尽责尽力,全面有序推进各项评议工作。
与会人大代表踊跃发言,对法院工作表示满意的同时,围绕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建设、干警素质能力提升、推动人民调解与诉源治理、减轻法官工作压力、加强代表联络工作和加大司法宣传力度等方面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
丹阳市人大代表、丹阳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主任江小慧:要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和水平。
丹阳市人大代表、丹阳市公证处主任郭剑:要努力解决法院目前硬件、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积极畅通诉源治理渠道,提高法官的办案能力和水平。
丹阳市人大代表、丹阳市云阳街道云阳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艳琴:要加强法治宣传,尤其要突出工作成效和亮点宣传;融入大调解格局;多渠道发布失信人员名单。
丹阳市人大代表、丹北镇人大主席蒋永辉:要注重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加强与属地政府的沟通。
丹阳市人大代表、吕城镇人大主席陈志明:要加大违法案例、典型案例的宣传,增强企业的合法经营意识。
丹阳市人大代表、丹阳市正则高级中学副校长徐田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提升工作效率,合理规划布局进行调整。
丹阳市人大代表、陵口镇肇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伟民:要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加强诉前、诉中的调解工作。
刘凯院长表示,感谢市人大和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有力监督与关心支持,下一步丹阳法院将紧紧围绕市人大专项评议工作要求,按照“请代表监督,让人民满意”工作方案,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虚心听取接受代表意见建议,推动各项法院工作取得新成效。
(来源:丹阳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