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一线】执行联动显威力,赔偿到位护民生
  • 发布时间:2025-08-05 11:09

肇事者隐匿逃避赔偿,

财产人无踪执行受阻,

警法联动显威锁行踪,

利剑出鞘破局护民生。

近日,丹阳市人民法院依托“执行110”以及与公安机关的执行联动机制,在节假日期间成功传唤一名长期躲避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促成一起涉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达成和解并实现赔偿款到位,有效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案情简介:

2023年4月,廖某在未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一辆未经登记、未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摩托车,不慎撞伤行人陈某,致使陈某受伤。经鉴定,陈某伤情构成两处分别为九、十级的伤残。上述纠纷诉至本院后,经审理,法院判决廖某给付陈某赔偿款共计132046.21元。判决生效后,廖某未依法履行判决义务,该案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本案申请执行人年纪较大,经济状况一般,该交通事故案件的损失对其生活造成影响,属于“涉民生”案件,法院依法加强执行力度。进入执行阶段,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廖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被执行人廖某本人更是失联,刻意规避执行,承办法官多次电话或者上门传唤未果。

法院执行:

针对该案被执行人“传唤难”的问题,丹阳法院及时启动执行联动机制,向公安机关发出对被执行人临时控制的协助函。依托申请人提供的基本信息和高效的执行联动机制,2025年7月27日星期日,丹阳市公安局界牌派出所锁定被执行人廖某下落,并依法对其进行控制,随即通报法院。法院立即启动“执行110”响应,组织干警在界牌派出所的配合下火速出击,于节假日成功将廖某带回法院。

到案后,终本管理组执行法官对被执行人廖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再次释明拒执的法律后果。然而,廖某仍坚称无钱还款且无协商还钱意愿。因被执行人廖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丹阳法院依法决定对被执行人廖某司法拘留十五日。在强大的法律威慑力和执行压力下,7月29日,被执行人廖某亲属出面与执行法官联系,表达了代为执行和解的意愿。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制定了分期还款计划;被执行人廖某之子同意债务加入,承诺承担连带给付责任,首期5万元赔偿款当天已给付。随着赔偿款项按协议给付到位,这起困扰当事人多时的纠纷得到妥善化解,切实保障了民生权益。

民生案件的拒不执行,伤害的是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任。丹阳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聚焦涉交通事故、工伤赔偿、赡养费纠纷等民生案件,以更高效协作、更强硬举措,不断加大执行力度,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各种强制措施,积极兑现司法为民承诺,让公平正义真正在“最后一公里”加速抵达。

法院提醒:

摩托骑行须合规,民生赔偿莫拖延。拒执隐匿法不容,担责履行免惩戒。

来源:丹阳法院

责任编辑:镇江中院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