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一早,京口法院谏壁法庭辖区某村民小组的数名村民专程来到法庭,向法庭赠送了一面写有“公正执法,心系百姓”的锦旗,感谢经过法庭的多次调解,让他们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款。
据悉,该几起案件系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1998年11月,该组村民与所在村民小组签订了第二轮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合同书,承包期限三十年。该小组地处城郊结合部,随着城镇化发展,土地被征用部分,出租了部分,因一直以来都是以集体经济组织名义统一对外流转,遂产生了相关收益分配问题。在小组集体讨论收益分配时,村民之间产生了较大分歧。该组有村民在承包期内户籍有迁出后又迁入经历,也有村民在外务工享受了退休待遇,由于这部分村民占少数,在数次村民大会后形成了村民会议决议,即不予分配上述村民土地流转收益。从2017年起,这部分村民即多次向村组提出异议,并向街道、信访部门投诉,村民之间关系日趋对立,矛盾较大。街道、村两级干部多次协调均无过,鉴于所涉纠纷由来多年,背景复杂、土地性质多样,法律关系复杂,涉及到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等多方面的冲突,村、组两级干部建议所涉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同时村委会主动联系了谏壁法庭派驻社区网格的法官寻求法律帮助,在了解社区的需求后,谏壁法庭及时派出诉前人民调解员参与协调,由于“众口难调”,未能在诉前达成一致意见。
在案件由诉前调解转入诉讼后,谏壁法庭负责该几件案件的承办人及时来到村里,向村、组干部了解土地流转的历史情况,同时参加了由村组召集的村民代表座谈会。在座谈过程中两方村民都将各自的看法进行了充分的表达,法官逐渐明晰了纠纷的矛盾争议焦点所在。为彻底化解纠纷,找到多方村民尽可能接受的方案,以缓和村民之间紧张的关系,法庭承办人还走访了其他村组,以期获得有效参考。
因三原告均为村民,诉讼能力较弱,且为涉民生案件,为使该纠纷得以顺利解决,区司法局派驻谏壁法庭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公益律师及时出面,接受原告的委托为其提供诉讼方面的帮助,引导其合理、正确维权。案件审理中,承办法官借助多名村民代表来参加庭审旁听的机会,在庭前与原、被告一起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章节,对一些条文作了释义。承办法官明确指出,法院支持村民开展自治活动,尊重村民的民主决策,但也提出有关决议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相抵触,不得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特别应反对强势群体对利益的不当控制,要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公平分配。庭审中,法官努力尝试运用村民们能够理解的话语对各方的疑问进行释明,让各村民知晓在目前情况下法院对本纠纷可能的处理思路。庭审中,原、被告主动要求休庭给予和解时间。
嗣后,双方庭后达成和解并按和解方案及时履行,原告方也向谏壁法庭撤回了案件,该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谏壁法庭负责人吴建平说:“近年来,谏壁法庭充分贯彻学习“枫桥经验”,多措并举,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积极与街道、社区等一道,争取将更多的矛盾纠纷在源头上化解。该纠纷的顺利解决离不开街道、社区、村组相关同志的大力支持,以及公益律师对当事人的理性引导,本案村民向法庭赠送了锦旗,应是对上述所有同志努力的肯定。案件虽然最终调解结案,但也为其他类似案件的解决提供了思路。作为一名人民法庭的法官,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群众路线,善于做群众工作,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努力做到法理与乡情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