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播报

京江晚报:回眸2011年全市法院
  • 发布时间:2011-12-29 00:00
 
回眸2011 全市法院
 
积极作为 能动司法 亮点纷呈

    前言:2011年的脚步即将远去,它将驮去一个个难忘的岁月;2012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它迎来又一度火红的年华。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全市法院以“审判质效提升年”、“涉诉矛盾纠纷集中化解工作深化年”、“机关作风改进年”为载体,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服务镇江大局  

    市领导十四次批示肯定

    情景回放:2011年2月中旬,我市两级法院在了解到句容市城市综合体项目是全市首个征收项目后,积极配合句容市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征收补偿工作,先后十余次主动上门与征收部门联系沟通,全方位提供法律指导和服务,协助化解征迁矛盾,使需征迁的116户住户、48户个体经营户和6家单位顺利签订了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未发生一起涉诉纠纷。镇江市委书记许津荣为此专门批示:法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法律服务主动作为的办法,不回避“难点”、直接深入一线、法律宣传教育在先,从源头上预防矛盾冲突的做法值得总结提炼。

    今年以来,为更好地服务大局,全市两级法院主动为重点民生工程提供司法保障。市中级法院组成了由党组书记、院长茅仲华直接负责,相关院领导及庭室负责人和部分基层法院领导参与的三支调研小组,主动征求并听取了社会各界对法院依法服务全市民生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意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中级法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为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关于为我市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市中级法院要求全市法院进一步深入开展联系企业活动,帮助企业排查经营法律风险,为企业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法律帮助。各法院还在市区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单位设立联系点,发放联系卡,明确联系人,协助有关部门合力化解矛盾纠纷30多起,促进和谐拆迁。今年以来,全市法院主动依法服务大局工作分别得到许津荣书记、刘捍东市长等市领导先后十四次批示肯定。

    同时,两级法院通过“访民情,听民意”实践活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司法需求,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目前,已在全市村镇和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设立198个民意联系点,84个诉讼服务站,大力推行上门立案、预约开庭、电子签章、假日法庭、网络直播等便民举措。丹阳法院作为全省法院四家小额速裁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积极创新小额速裁工作,成效明显。不断完善巡回审判工作,全市法院目前已设立巡回法庭20个,巡回审判点51个,1-11月共巡回审判18648次,审结案件14230件,其中调解、撤诉12058件,调撤率84.74%。

  

    化解矛盾纠纷

    破解司法难题赢得好评

    情景回放:12月20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整点新闻报道了镇江经济开发区法院“三个10分钟”工作法。据报道,经济开发区法院坚持信访无小事理念,以源头治理、首问负责、限时回复和特别督办等工作机制,实行层级接待制,安排专职法官接待来访人员,院庭长实行全天候敞门接待,创新采用10分钟倾听诉求、10分钟了解情况、10分钟提出解决办法的“三个10分钟”工作法,破解司法难题,有效化解涉诉矛盾纠纷,赢得社会好评。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调解、大调研”活动,对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案件进行风险评估。各法院每个季度向当地党政部门报送涉诉矛盾纠纷情况分析报告。前不久,市中级法院制定出台了《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深入基层下访工作办法》,全面落实院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工作制度。各法院不断加大诉前调解工作力度,合理分流矛盾纠纷。今年1-11月全市共有15917起矛盾纠纷进入诉前调解,调解成功13291件,成功率83.5%,同比大幅上升。强化调解优先原则,将调解作为首选结案方式贯穿于诉讼全过程。1-11月,全市法院共调解撤诉民商事案件26776件,调撤率为76.28%,同比上升12.63个百分点。

    全市法院深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全市法院选聘工会特邀调解员40名,妇联特邀调解员54名,涉军维权案件特邀调解员29名,积极构建多元化、社会化调解工作机制,全力引导当事人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利益纷争。8月,经济开发区法院协助新区党工委妥善解决了涉及镇江世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镇江中电数码有限公司、世纪电子亚洲(镇江)有限公司429名职工安置问题,市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在全市政法、信访维稳系统推广经验做法。目前,全市法院纳入集中化解的279件涉诉信访案件已全部化解,化解率达100%。

    在12月16日召开的全省法院涉诉矛盾纠纷集中化解工作深化年总结大会上,市中级法院、开发区法院、市中级法院民一庭、丹阳市法院导墅法庭、润州区法院立案庭、句容市法院行政庭荣获全省法院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先进集体,谢荣根等八名同志荣获全省法院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先进个人,市中级法院茅仲华院长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做了交流发言。

 

 提高审判质效  

 实现各项指标升档进位

  情景回放:2011年6月,丹徒区一家电子生产企业状告西安三家单位长期拖欠货款。丹徒法院辛丰法庭立案当晚承办法官就飞往西安,仅用半天时间冻结了三家被告的五个账户,为案件审理顺利进行做好准备。下午,法官分别电话联系三家被告,向他们释明账户冻结原因并通知前来调解。仅一天时间,三起案件均圆满地调解结案,其中一件当场履行完毕,为当事人大大缩减了诉讼成本。

    今年初,市中级法院党组作出以“审判质效提升年为抓手,实现审判绩效综合考评在全省法院排名提升3个以上位次”的郑重承诺,并将之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一把手院长亲自抓、分管院长具体抓、业务庭长直接抓的审判管理格局。重点强化“四个狠抓”:狠抓院、庭长的审判管理职责,从定案把关、裁判文书审签、质效数据分析讲评等方面严格管理,确保案件质量;狠抓审管办的职能作用发挥,加强对案件审判流程监控,注重审判运行态势的深层次分析,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狠抓指标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确保指标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狠抓质效指标的通报考核力度,坚持“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排名”,并总结分析指标状况,重点加强对在全省法院排名靠后的审判质效指标的分析研判,找出原因和症结所在,采取有效措施,稳步实现质效指标的升档进位。1-11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63579件(含司法确认、减刑假释案件),同比上升15.15%;办结57161件,同比上升21.87%。在省法院通报的27项可比性指标中,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分别有17项和13项指标列全省前五名。京口法院还被评为全省法院审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公正廉洁司法

  受表彰数量创历史新高

    情景回放:12月20日,市中级法院执行局收到一封表扬信。市民谢某在信中说:“感谢法院执行干警不辞辛苦,廉洁敬业,这是你们司法为民理念的最好体现,在此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原来,谢某有一笔4000万元的债权,诉讼后,债权迟迟得不到兑现。当谢某获知对方单位准备转移相关资金,以便达到长期拖欠的目的时,立即向中级法院申请执行。立案后,执行干警连夜赶往泗洪,第二天银行开门后立即查封了相关账户,并及时组织调解,顺利解决了问题,获得当事人的尊敬和感谢。

    今年初,全市法院明确了创先争优的目标任务,积极争创跨越发展有功单位,争创法院工作镇江特色品牌,争创无涉诉信访审判庭,争当无涉诉信访法官。通过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干警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润州法院创新“红色课堂”党建品牌,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截至12月16日,全市法院共有40个集体和77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润州法院被评为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扬中法院朱沪生被评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1名法官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和全国审判业务专家,1名法官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两级法院加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法官精神文化、知识文化、行为文化等法院文化建设力度,着力提升法官职业道德素养和品行修养。中级法院邀请知名高校教授学者、司法解释起草专家为全市法院干警授课;丹徒法院先后聘请应松年、周光权等11名国内知名学者担任特邀专家顾问,为法院审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丹阳法院出台实施意见,推动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润州法院“启园”法治文化基地、经济开发区法院“镜园”法文化中心、丹徒法院宝堰法庭“法园”文化广场受到上级法院和社会各界好评。    

  

来源:京江晚报2011年12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