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播报

镇江日报:严格公正司法 全面提升法院工作水平
  • 发布时间:2013-05-20 00:00

 

以迎接人大常委会评议为契机 
 
严格公正司法 全面提升法院工作水平
 
 
    “专项评议,是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对全市法院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更是法院自身解决问题、改进作风、提升司法公信的难得机遇。全市法院将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主动务实的作风,扎实有效的措施,虚心诚恳接受评议,一丝不苟抓好整改,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法院工作水平,为加快镇江现代化进程,推进镇江”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节选自市中级法院茅仲华院长5月14日在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今年3月12日,镇江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组织开展专项评议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情况的决定》,决定从今年5月中旬起,集中3个月时间,对市中级法院公正司法情况开展专项评议。
 
  专项评议既是对法院以往工作的检查和监督,更是对今后工作的推动和促进。市中级法院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正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全面主动迎接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评议。
 
  
 
  精心准备      虚心诚恳接受评议
 
  3月中旬,市中级法院在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组织开展专项评议决定后,立即召开党组会、院务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以茅仲华院长为组长的迎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做好迎接专项评议的各项工作。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市中级法院制定了《关于迎接市人大常委会专项评议公正司法情况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和序时进度,要求相关责任部门严格按时间节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4月26日下午,市中级法院举行特邀审判监督员暨执法执纪特邀监督员聘任仪式,茅仲华院长向27名特邀审判监督员和执法执纪特邀监督员颁发了聘书。这27位特邀监督员将采取工作检查、旁听开庭(听证)、明察暗访、听取工作汇报、调查询问、参加有关会议、调阅有关文件等方式对法院工作依法开展全面监督。同时,全市法院已对在镇全国、省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开展结对联络,主动报告法院工作情况,认真听取代表意见建议。
 
  5月10日,代表们的手机收到了第一期“阳光审判”彩信,这是市中级法院新开辟的向人大代表报告法院工作的平台。今后,通过手机彩信平台,代表们可及时了解全市法院审判工作动态以及掌握法官依法办案、公正司法的情况,有效监督法院审判工作过程,对确保司法公正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市中级法院推出《镇江法院工作通报(迎评特刊)》,向代表们全面介绍全市法院认真履行职责、依法服务大局、虚心接受评议的措施和成效。
 
  5月14日上午,茅仲华院长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公正司法专项评议动员大会上表示:全市法院将以迎接人大常委会评议为契机,突出真查真改,确保专项评议取得实效;巩固评议成果,努力提升公正司法水平;牢牢把握审判工作规律,在执法办案中坚守法律底线,坚持严肃执法、公正司法,以最佳的法律效果促进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实现。
 
  5月14日下午,市中级法院专门召开党组会,迅速传达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动员大会,特别是市委杨省世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张庆生常务副主任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进一步做好法院公正司法迎评工作提出意见。
 
  在5月17日上午召开的全市法院迎接市人大常委会公正司法专项评议动员大会上,茅仲华院长要求全市法院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参与和接受评议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把接受评议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深化对标找差,高度关注民心民意,着力查摆影响公正司法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勇于揭短,逐一整改,着力解决一批制约公正司法的突出问题。积极巩固评议成果,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公正司法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提升公正司法水平。
 
  下一步,市中级法院还将通过法院开放日、座谈、问卷、网络媒体等形式,广开门路,主动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确保专项评议工作有序推进。
 
 
  认真履职       依法服务保障“四大行动计划”
 
  全市法院牢牢把握依法服务大局理念,主动服务镇江现代化建设,全力保障大项目建设。2012年,全市法院服务大局工作得到省法院和市领导22次批示肯定,市中级法院被评为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和绩效管理十佳单位,全省法院审判绩效先进集体、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先进集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维护稳定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法院记集体三等功;润州法院被评为全国优秀法院。
 
  市中级法院制定出台《关于为更好更快建设现代化新镇江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实施意见》,主动依法服务和保障镇江“四城建设”,扬中法院出台保障省园博会建设司法措施,开发区法院制定服务中瑞镇江生态园建设工作意见。按照市中级法院今年初制定的《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保障和服务“四大行动计划”顺利实施的工作意见》要求,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服务大局,突出保障民生,强化司法服务举措,依法提供高效法律服务,保障产业升级、城乡建设、创新创业及民生改善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京口法院实行与重大项目挂钩结对制度,成立三个工作组,选派优秀法官到大禹山创意新社区、科技金融集聚区、镇江制药厂地块等项目部驻点办公,现场提供法律指导,及时调处矛盾纠纷。
 
  各法院依法服务企业,主动送法上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市中级法院召开司法服务小微企业现场推进会,编印资料赠送相关企业,开发区法院设立全省首家小微企业案件合议庭,扬中法院出台司法举措,积极帮助光伏企业度“寒冬”,句容法院主动为该市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法律指导和帮助。
 
  全市法院突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导向,有效回应知识产权司法需求,积极促进我市企业科技创新。法官们主动深入企业、社区和大专院校,宣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市中级法院举办“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讲座,提高自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针对我市商业流通领域小微企业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频发,经常被判赔的情况,市中级法院向企业经营者发送了《致我市商业流通企业经营者的一封信》,提醒和敦促其合法诚信经营,避免侵权。今年以来,围绕“四大行动计划”,市中级法院及时发布年度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主动走访高新企业、农业特色企业,了解知识产权司法需求,努力实现“四大行动计划”中的100个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全覆盖。
 
 
 
  保障民生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全市法院领导干部坚持“一线工作法”,带头带案下访,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了解基层群众司法需求,依法保障服务民生。在领导干部“三解三促”活动中,全市法院领导主动下基层,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茅仲华院长只身前往丹徒区宝堰镇鲁溪村开展驻点调研,倾听社情民意,对村民反映的用电排水等问题积极反映和奔走,最终为村民解决了困难,村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深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全市法院全部建立诉讼服务中心,在人民法庭、乡镇、社区设立96个诉讼服务站、法官工作站。丹阳法院与该市公安局、司法局及保险行业协会探索创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便捷高效、低成本处理模式,市中级法院选派青年预备法官担任导诉员,句容法院开通“诉讼服务直通车”,扬中法院形成法院有诉讼服务中心、乡镇有诉讼服务站、社区有诉讼服务联系点“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网络,润州法院设立“金山湖”水上巡回法庭,切实方便当事人诉讼。
 
  部署开展“暖冬行动”,依法妥善审理好执行好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人身损害赔偿、医疗事故、交通事故、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等各类涉民生案件,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市中级法院成立专门指挥领导小组,加大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案件的巡回审理和调解力度。京口法院成立清欠农民工工资诉前调解工作室,定期派出法官及时协调化解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今年春节前,全市法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共执结涉民生案件915件,涉案金额近一亿元,其中,为274名进城务工农民追回工资和经济补偿款641.58万元。
 
  丰富巡回审判内涵,充分发挥灵活便捷的巡回审判工作特点,将巡回法庭开进社区村委、田间地头,及时解决纠纷,方便群众诉讼。目前,全市法院已设立巡回法庭21个,固定巡回审理点52个,2012年开展巡回审判29725次。市中级法院“便民巡回审判工作模式”获评2012年度镇江市“十佳法治惠民项目”。同时,各法院加大司法救助力度,2012年为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632.3万元,提供执行救助资金52.6万元。
 
 
 
  科学管理       提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能力
 
  强化涉诉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预防,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努力办好每一起案件。通过强化合议庭评议、全庭集体讨论、院庭长审核把关等机制,狠抓案件质量关。市中级法院2012年未有案件因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问题被省法院改判和发回重审。
 
  进一步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在全市法院立案窗口和人民法庭均设立调解工作室,句容法院“康乃馨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被江苏省妇联评为江苏省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先进集体,丹徒法院“郭正英调解工作室”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近日,郭正英本人亦被评为丹徒区“和谐之星”。
 
  为进一步促进司法能力和审判质量提升,今年,市中级法院在深化“两评查”活动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开展庭审、裁判文书、审判案件定案把关“三评查”活动。目前,各法院、各审判业务部门正认真查找审判工作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市中级法院主动与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加强院校共建,邀请知名教授学者授课;举办青年法官论坛,推行青年法官导师制,创设“金山法学讲坛”,着力提升法官司法能力。
 
  以司法巡查、审务督察为抓手,加大司法规范化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审判执行、司法鉴定等重要节点进行监控,规范权力运行。市中级法院设立审务督察专门机构,两级法院21名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不定期对全市各法院的庭审情况以及机关作风建设情况开展经常性督察,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定期通报督促整改。2012年以来,共组织明察暗访52次,检查庭审等有关情况189次,发出通报41次。
 
  深化反腐倡廉建设,加大廉政教育力度,院领导专门给干警上廉政党课,市中级法院每周两次向干警发送廉政手机短信。深入推进“廉洁司法示范庭”创建活动,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做到有报必查,查实必究,确保司法廉洁。今年1月5日,省委罗志军书记专门视察润州法院党风廉政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广开门路       自觉主动接受各界监督
 
  全市法院在各乡镇、街道、社区设立206个民意联系点,同时开通民意沟通电子邮箱,主动收集、梳理、分析、落实民意。各法院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职能,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范围和比例不断拓展,2012年全市法院一审案件陪审达率90.78%,同比上升12.98个百分点。
 
  市中级法院将院长每月接访、庭长每周接访制度落到实处,提前将接访时间安排表在互联网官方网站公布,积极关注群众的司法诉求。今年以来,仅茅仲华院长个人已接访36批次,52人次,批办人民来信93件。
 
  随着新一届人大代表任职履新,全市法院进一步强化主动接受监督理念,确保联络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创新法官与代表结对联络工作机制。市中级法院领导每年主动走访辖区全国、省人大代表不少于2次,每个基层法院至少结对联络5名以上辖区内的省、市人大代表,开展结对联络活动不少于2次,法院领导走访三级人大代表已成制度。不断丰富联络工作形式,通过采取主动走访、邀请视察、旁听评议庭审、邀请座谈、编发简报和网上发布等,主动通报工作情况,不断增强接受人大监督的主动性和代表联络工作的广泛性。2012年,全市法院共开展代表、委员联络活动798次2384人次,其中邀请代表、委员旁听203次888人次,走访征求意见414次657人次,邀请视察法院73次597人次,邀请座谈85次544人次。
 
  认真贯彻《督办案件办理工作程序》《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规定》和《关于开展决策督查工作的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指定专人、限时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2012年,代表关注案件、督办案件、院长督办信件的办结率达100%,代表建议办理满意率达100%。
 
  以阳光司法促进司法公开和司法公信,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以党务公开引领司法公开。两级法院全部开通互联网站,扎实推进庭审网络直播、裁判文书上网、司法权力公开运行、网络发言人等工作,自觉主动接受各界监督。2012年10月,全省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在镇举行。今年初,开发区法院被评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目前,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评议工作正在进行,全市法院将紧紧围绕市人大常委会的评议内容,突出深查,扎实整改,巩固和转化评议成果,以评议促整改,以整改促工作,以评议促进工作的提升,以审判成效体现评议的效果,为推动“四大行动计划”、开创镇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来源:镇江日报2013年5月20日5版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