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播报

《江苏法制报》:为民倾注真心的“老刘”
  • 发布时间:2019-10-15 00:00

□本报通讯员 陈 怡 本报记者 翟 敏

在镇江中院里有这样一个特别的人,他工作的主场不在法庭,而在信访接待室;他工作的主要内容不是开庭办案,而是陪伴、沟通、开导形形色色带着不满情绪而来的当事人,他就是立案一庭党支部副书记、信访办主任刘振华。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刘”。

刘振华,1984年参军,1997年转业到镇江中院。历任行装处、法警支队干事,2002年至今在立案部门信访岗位。他的工作成效不仅得到了信访人的认可,也得到了组织的充分肯定。2017年,刘振华被省高院授予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刘振华被镇江信访联席办授予人民满意信访干部;2018年、2019年,刘振华连续被镇江中院授予个人三等功。

来访第一时间接待

“刘书记,信访人来了,在大门口。”“好的,我马上就到,我来接待!”13年的军旅生涯,在老刘身上深深烙下勇挑重担、敢啃硬骨头的军人烙印。

“有理无理皆进门,无止无休定海针”是涉诉信访工作烦、难、累、险、苦的真实写照。然而,老刘在涉诉信访工作一线一干就是17个年头。他用自己的一颗火热的心和真诚的话赢得了群众的赞誉,被群众视为“贴心人”,有的信访人更点名要老刘接待。

由于负责镇江中院的涉诉信访接待工作,老刘要求自己对来访都第一时间接待,绝不对任何来访人员说“不”,不推诿、不拒绝来访者的任何问题,无论来访者反映的问题有理还是无理,他都不会急于下结论,而是让来访者把想说的话说完,想发泄的牢骚发泄完,然后再认真查看来访者的法律文书和再审材料,根据不同的原因及当事人不同的认知水平,分别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力争使来访者悻悻而来,满意而去。

对于缠、闹访的当事人,他从不分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第一时间冲在前线,当场释明,进行思想教育,妥善处理,力争将缠访闹访情况的影响降到最小。近年来,为了解决信访老户闻某的问题,他经常陪伴开导信访人,加班到深夜。老刘时常给信访人买饭吃、给回家的路费,许多信访人也只信任老刘。信访人闻某来到法院,干警劝其回家,闻某硬是要求与老刘视频,当值班保安接通老刘后,老刘耐心进行劝导说服,闻某终于安心回家。中秋节前一天,老刘专程将她的家人喊到一起团聚,做通思想工作。

同理心释法解纷

信访工作难免遇到情绪激动或者情况特殊的当事人,老刘都会首先怀着一颗同理心,从当事人的角度去安抚情绪、进行沟通。把当事人当成家人一般,为他们解决问题,进行释法明理。

96岁的信访人吴老太因其子案件情绪激动,老刘像对待家人一样耐心接待她,细心解答问题,安抚好她的情绪。在后续的信访中,他更是像对待亲奶奶一样,关心吴老太生活,帮助其打开心结,并自费为老人购买围脖、手套、眼镜等生活用品。在他的感化下,老人表达诉求的方式也变得更加文明有序。

在处理李某母女信访案时,老刘来回在北京和丹阳之间奔波,核查案件情况,主动与属地单位沟通,开展延伸工作。得益于他的认真负责,李某信访问题已经在妥善解决中,李某的情绪也已经得到良好安抚,生活也已步入正轨,李某多次致电感谢老刘为她的案件所做的工作,并称“是刘书记给我带来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丹徒84岁的冷老太,40年前二婚嫁人,本指望有个幸福安稳的晚年,不料共同生活了数十年的老伴去世后,继子女却将她赶出门,老人和继子女因为继承闹上法庭,法院判决她和继子女共同拥有农村的房子,但因为难以分割,继子女将她赶出门,她只能寄住在一间没有任何设施的搭建小屋。当老刘在信访室见到冷老太时,室外近40度高温,老人身上散发着酸臭,已呈现出中暑症状,老刘连忙找来药和水,将她抱着缓缓喂下。得知老人的处境,老刘充满了同情,经过与当地民政局多方对接做工作,为她解决了每月的生活救助费,晚年生活有了一定保障。

爱岗敬业的“半个北京人”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今年3月12日,在北京接访干部驻地的简陋招待所,参加北京两会接访的镇江法院干警为刘振华同志唱起了生日祝福歌。这也是镇江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猛组织给老刘过的第三个生日了。

因为工作安排,老刘已经连续15年在北京过生日了,尽管每年生日都不能回家,但有大家的陪伴和祝福,这是多么特别而有意义的生日。多年参与驻京接访工作,他几乎熟悉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驻京接访的同事偶尔也会和他开玩笑说,“老刘现在都是半个北京人啦!”

老刘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大小事无暇顾及。他在北京值班期间,儿子按照老家风俗举行订婚仪式,爱人再三催促,他连夜赶回出席了一下,次日搭乘最早一班动车又出现在值班岗位。

近年来,老刘分别牵头组建驻京、驻三巡信访工作组,工作人员安排、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方法传授、具体工作对接,他都记在心上,从未有衔接和细节遗漏,每次接待任务都圆满完成。尽管接待工作比较枯燥、辛苦,但他总用乐观的心态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同志,带领大家全情投入,帮群众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信访,他的态度始终是不回避,不敷衍。

今年以来,在刘振华的参与推动下,镇江法院相继化解、稳控了周某、胡某等十几件积压日久的信访陈案,并成功做好了信访人的稳控工作,帮助其解开心结,引领其回归正常工作生活状态。

“老刘虽然年龄大、工龄长,但对待工作却一直充满热情与激情。不计较信访工作的辛苦,无论是在外接访还是在单位工作,都用一颗真心认真对待每一位信访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天天早出晚归,用一颗诚心对待每一件信访案件,想办法化解。”立案一庭庭长朱智玲这样评价老刘。

      来源:2019年10月15日《江苏法制报》 第A05版  江苏法苑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