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4月24日上午,镇江中院召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暨新时代法治故事宣讲会。介绍2023年度镇江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发布8起典型案例,并就一起案件开展法治故事宣讲。镇江中院副院长刘宇玥、民三庭庭长王成瑶出席会议。市人大代表叶珊虹、钱进,市政协委员夏蓉、周群,部分台企代表以及江苏广电、镇江日报等7家媒体记者参加会议。会议由镇江中院新闻处副处长陈雄主持。
每一次创新、每一份智慧灵感,都应该被守护。会上,刘宇玥副院长介绍2023年度镇江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本情况及工作成效。去年,镇江全市法院受理知产案件1102件,同比上升23.54%,审结知产案件1013件,同比上升21.75%。多元化解知产纠纷,2023年,全市法院诉前调撤成功332件,知产民事诉讼案件调解撤诉案件567件,调解撤诉率57.42%。镇江中院审理全省首例涉互联网数据抓取类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判赔金额达500万;审结公安部、国家版权局等中央六部门联合挂牌督办刑事案件,全案6名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到三年九个月不等、罚金一万四千元到十五万元不等刑罚。
镇江法院坚持融入式党建,提升团队整体工作质效。依托“先锋亮绩、积分管理”,采用“融入式”党建,加强星级党支部建设,着重提升团队向心力与凝聚力。1名同志被授予全市审判业务专家称号,1名同志被授予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先进个人,5篇论文获奖,镇江中院民三庭获评市级“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融入地方经济大局,服务经济发展。与兄弟城市共同签署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作协议,旨在提升司法协作和资源共享。与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联合举办知识产权疑难案件研讨会,推动全社会更加尊重知识产权,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乡村振兴,推进地标品牌保护。组建专家团队,深入涉农企业和乡村,研究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问题,推进地理标志农业产品的市场转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继续从“名优土特”四个方面着手,推动地理标志司法保护,通过源头保护、全程跟踪、点对点帮助等方式,守护镇江地产品牌产业价值。守护传统文化,创新保护手段。立足镇江传统文化保护实际,与市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办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工作意见》,以更完备的法律基础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老字号的严格“地方保护”。加强普法宣传,提升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持续在学校、企业、公共场所举办了各类知识产权宣传讲座和展览,发放宣传手册,播放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片。定期发布关于知识产权案件的典型案例及普法宣传。
在“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环节,民三庭员额法官孔金燕结合本次发布会主题,讲述了一起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的刑事案件。孔法官通过深情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分享了她心系民生、维护正义的暖心办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