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党建文化 > 法官文苑

引路者
  • 发布时间:2013-11-21 00:00

  每次去上海,总在进入市区中环路口看见引路者,他站在呼啸而去的车流中间,等待有人召唤他引路。

  引路在大城市是个职业,他唯一的资本是他熟悉这个城市的边边角角。在汽车导航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一直怀疑这一职业能否存续。如我所见,我很少看到有迷路司机呼唤他们去引路。

  为了节省开支,我去上海总是要去找那些消费低廉的湘菜、川菜干锅类的小餐馆用餐。三四个人一顿饭只需百元左右。当然,吃这类菜肴或许是要付出健康代价的。自然,到这里吃饭的都是这个超级大城市里的穷人和外来打工者。他们偶然潇洒一回,暂时脱离自家灶台,去到馆子里撮一顿,享受一下别人烧菜端饭的服务。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上海五角场附近一家干锅店用餐时,碰见了几位穿着简朴的劳动者。听他们的谈话,知道其中有一个是从事引路职业的“无业者”。在他们谈话过程中,我时不时看看那位引路者,并善意地笑笑。这样,在用餐快要结束时,出于好奇,我向他打听一些关于他职业方面的问题也就不会过于唐突。

  “为什么会从事这个职业?”我问。

  “因为丢了工作,被下岗了。只好自谋生涯。”他回答。

  “一月能有多少收入?”我问。

  “这个说不准。总之能勉强糊口。”他回答。

  “现在司机出门一般都有导航仪,还会有人请你吗?”我问。

  “确实越来越少了。生意不好做。”他无奈地摇摇头。

  “那你打算改行吗?”我问。

  “暂时还没有。”他想了想,迟疑地说。“这么大的城市,总有需要带路的吧,我想。”他冲我一点头,自信一笑。

  付了餐费,坐在车上,我还在回味引路人的话。难道不是吗?城市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多,在外头跑的,总有迷路的人、总有迷路的时候,总需要一个引路者。世间的迷路有多种,但归结起来无非两种情形,一是无路可走。如在沙漠里,白茫茫一片,太阳高悬中天,不晓得东南西北,沙地上没有脚印,没有马粪。此时,你需要向导,因为你无路可走;另一种情形是歧路纷繁,你不知道要走哪条路。外地人进上海不识路者,就属此类。据说古希腊人喜欢在歧路边建一座阿波罗神庙,一来方便行人进去祭拜,二来给人指引前程。阿波罗给人指路基本上不收费,你只要敬重他就行了。当然,你愿意在他的神像前放一些祭拜用的水果、馒头他也不会拒绝。

  在我们世俗的生活中,总有少数人喜欢站在高处给亿万人指路。他们满口格言,引经据典,却往往给人指引一条根本行不通的死路。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很不地道的习惯,喜欢强迫或是诱惑人们请求他们指路并向那些被引路者索要巨额费用。这些人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是神圣化身,代表上帝救世主说话。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他们,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他们是多余的,有害的。在我们无聊的、无足轻重的忙碌一生中,我们更需要的是站在上海中环入口处那些为迷路者引路换取一点活口钱的引路者。正如他们说的,这么大的城市,如此纷繁的世界,那么多初入世道的人,总有迷路的时候。

来源: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