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车危险重重,翻开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南徐法庭的一份份判决书,酒驾的后果非死即残。近日,辖区居民李某又将自己的名字写了进去,不过被告竟然是陪他喝酒的七位同事和朋友……
酒后驾车丢了性命
李某是某公司职员,在工作之余又从事其它经营,因为和工作冲突、公司的工作很多的时候有求于同事代劳,由于经营小有收益,也是为了答谢同事对自己的照应,2011年9月6日晚,李某召集四位同事、朋友张某夫妇在镇句路附近的一处餐馆聚餐。觥筹交错间,大约两瓶白酒就见了底,席间餐馆老板白某也少不了添几瓶一起坐下来尽兴。酒至八成,李某的四位同事起身告辞,李某和老板白某、张某夫妇畅谈半小时后各自散去。当李某驾驶二摩由312国道由东往西行驶至265公里处,不慎与道路中间护栏发生碰撞,经抢救无效后于9月16日死亡,一场悲剧就此产生。
好友同事成被告
今年4月份,李某的家人将李某的四名同事、张某夫妇、餐馆老板白某告上法庭,要求七被告承担吴某人身损害死亡总损失的30%。面对李某巨额医药费、丧葬费,七被告均各有委屈。李某的四名同事称两瓶白酒大部分让李某自己一个人喝了、席间已经多次提醒李某少喝为宜,且四人又是提前散席,也未见到李某骑二摩离去;被告张某夫妇称,本不愿来参加聚餐,只因李某多次相邀、盛情难却,何况由于当天肠胃不舒服,只是喝了少许饮料,既未吃菜也未饮酒,现在要承担赔偿责任,委实难以接受;餐馆老板白某也是一肚子委屈,聚餐的饭费大几百元至今无人支付,且事发后对于李某的丧事帮忙前后照料。庭审中,原被告的代理律师围绕七被告是否存在过错、错在何处,本案应适用过错责任还是公平责任等争议焦点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一起看似简单的交通事故案件,无论从情理还是法理陡然变得复杂起来。
人性化判决解纠纷
本案系熟人之间产生的侵权案件,如果单纯的判决结案,必将让当事人之间再生隔阂,且存在执行困难。为此,该案审理期间,办案人先后两次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释法明理。将有可能按照公平责任让七被告连带承担10%的赔偿责任的判决结果渗透给当事人。七被告的律师称虽然对法院的裁判思路表示理解,但是由于各被告均家境一般,短时间内难以凑齐款项,请求办案人再次主持调解。6月20号下午,办案人再次召集七名被告到庭调解,最后原告表示同意在诉讼请求降低到总损失10%的基础上再次作出让步,而被告表示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仍然难以接受。案件再次陷入僵局,办案人将案情向庭长汇报后,庭长亲自参与调解,再次给原告讲明各被告实际在本案中的过错较小,如果本案调解结案,法院会督促各被告在较短时间内将案款交至法院,最终双方当事人在每人5000元的赔偿数额上达成一致意见。关于诉讼费用的负担,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家庭实际情况,法庭经请示院领导对诉讼费用予以了减免。原被告双方均连声称谢、表示南徐法庭办案人性化,能够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事实并切身考虑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并表示回去后一定宣传南徐法庭为民司法、能动司法的优良作风。6月28日上午,七名被告将案款一次性缴至本院,一起当事人之间矛盾容易激化、又需要较难裁判技巧的案件顺利调解结案。
南徐法庭: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据王翔庭长介绍,在法庭,民商事案件数量多,涉及范围广,与辖区广大群众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与百姓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更是密不可分。法官确实需要裁判能力,但是在目前矛盾多发、案件数量激增的情况下,简单的判决结案导致审判绩效差、法官的工作量大、当事人之间案结事不了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增强调解能力、创新调解方法已经成为提升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南徐法庭始终坚持和谐诉讼模式,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形成了与当事人诚心交流、耐心释惑、细心疏导、爱心感化的调解格局,为辖区的社会矛盾化解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也为人民法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来源: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
上一篇:老教师酒后驾车身亡 同饮九同事赔偿四万
下一篇:“凤舞九天”案一审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