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 让家事审判更有温度
  • 发布时间:2018-03-27 00:00

 

  这是白雪处理的第二起残疾人离婚纠纷案件。

  弯过窄窄的小巷,一栋灰白色的旧式二层小楼立在眼前,谢芳儿已经等在门口了。走进屋内,未经粉刷的墙壁已经泛黄,家中几乎没有什么电器,周大通躺在二楼里间的白色病床上,精神状态看起来还算好。

  1999年,谢芳儿和周大通经人介绍恋爱结婚,婚后育有一子。谢芳儿患有小儿麻痹症,属四级残疾,不能干重活,家里的经济开支全靠周大通一人在外打工,生活虽不富裕,但过的也算平静、舒适。然而,2002年,噩运降临到了这个家庭,某天周大通在工地干活时,不慎跌落致高位截瘫,彼时两人的儿子周小瑞才九岁。

  就这样,谢芳儿挑起了照顾整个家庭的重任,一边在当地镇上打着零工,一边悉心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周大通。艰难的日子里,儿子周小瑞是谢芳儿唯一的光亮。天性聪颖、乖巧懂事的周小瑞没有因为家庭变故而自暴自弃,而是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顺利考上高中、大学,现在又在该院校就读研究生。儿子虽然越来越优秀,但周大通夫妻二人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越来越好,反而摩擦不断,矛盾越积越深。最终,经受了太多生活压力的谢芳儿以感情破裂为由诉至丹徒法院要求离婚。

  病榻前,受邀一同前来的区残联和区妇联的同志正在告知两人最新的残疾补偿金及相关优抚政策,无论今天的调解结果如何,都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以更阳光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案件正式开始调解,周大通表现的和之前电话里有所不同,或许是对两人一路走来十分不易,还存有留恋,又或许是仍想给儿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他坚决不同意离婚。僵持之下,白雪现场拨通了周小瑞的电话,想听听他的想法。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没有十分苦恼,显然是做好了面对今天这一场景的准备。周小瑞表示,这么多年来,母亲既要照顾父亲,还在打工补贴家用,十分辛苦,现要求离婚,自己十分理解,希望父亲能够放手。至于今后的生活,自己会照顾好父亲,还请他不要有后顾之忧。

  儿子诚恳的话语一字一句传入耳中,周大通泪流满面,不再坚持,谢芳儿也在承办人的劝说下拿出了多年来省吃俭用的存款10000元,用于周大通日后的生活开支。由于两人均不识字,白雪耐心告知二人调解书的具体内容和条款,看着两人用生疏的笔划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处理多了离婚纠纷,白雪说:劝和不劝离这句中国老话并不适用于所有婚姻,无论是选择重归于好,还是选择相忘于江湖,我们能做的只有倾听、引导和尊重。对于谢芳儿来说,可能相忘于江湖才是这段婚姻最好的出路。

  口述:白雪

  整理:吴安娜

  来源: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

  (案件相关人物已化名)

责任编辑:admin
法院微博 法院微信
联系我们